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1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一、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㈠ pH的影响
受H+ 或OH-催化水解叫专属酸碱催化或特殊酸碱催化。水解速度由pH值决定。pH对速度常数K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k = k0 + kH+ [H+] + kOH- [OH-]
k0:参与反应的水分子的催化速度常数。
k H+: H+ 的催化速度常数。
kOH-:OH- 的催化速度常数。
在pH值很低时主要是酸催化
k≈kH+ [H+]
lgk = lgkH – pH
以lgk对pH值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1。
在pH值较高时,主要是碱催化,
因为kW = [H+] [OH-] 所以[H+] = kW / [OH-]
k≈kOH- [OH-] k= kOH- kW / [H+]
lgk=lgkOH- + lgkW+pH
以lgk对pH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1,此范围主要由碱催化。
l 确定最稳定的pH值是溶液型制剂的处方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pHm可通过下式计算 :
l 一般通过实验求得,方法如下:处方中其它成分不变,配制一系列pH值不同的溶液,在较高温度(如60°C)下进行加速实验。求出各种pH溶液的速度常数(k),然后以lgk对pH作图,就可求出最稳定的pH。一般可适用于室温。
l 调节pH值要同时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和药效、生理耐受性(刺激性)。
(二) 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l 按照Bronsted-Lowry酸碱理论,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有些药物可被广义碱或广义酸催化。叫做广义酸碱催化或一般酸碱催化。
l 考察方法,配制一系列的缓冲溶液,盐与酸的比例不变(使pH恒定),增加缓冲剂的浓度,观察药物在其中的分解情况。如果分解速度随缓冲剂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可确定该缓冲剂对药物有广义的酸碱催化作用。为了减少这种催化作用,缓冲剂的浓度应尽可能低或选用没有催化作用的缓冲系统
(三)溶剂的影响
l 对于水解的药物,有时采用非水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甘油等而使其稳定。
k: 速度常数;e :介电常数;k¥:溶剂e趋向¥时的速度常数;ZAZB:为离子或药物所带的电荷。适用于离子与带电荷药物之间的反应。
e :水 80,乙醇、甘油、丙二醇比水低。
l 如OH-催化水解巴比妥阴离子,选择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降低药物分解的速度,用60%丙二醇作溶剂,提高注射剂的稳定性。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l 在处方设计时,有时加入电解质调等渗,加入一些盐作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等),加入缓冲对调pH值,这些措施都会增加离子强度。其影响可用下式说明:
k:降解速度常数;ko:溶液无限稀(m=0)时的速度常数;m:离子强度;ZAZB:溶液中药物所带的电荷。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l 一些易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其稳定性增加,原因是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药物增溶在胶束内形成了一层屏障,阻止了离子进入胶束。有些反而使药物分解加快,要通过实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