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中国、美国、日本 B.中国、越南、朝鲜
C.中国、印度、缅甸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
2.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一切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4) ( )
A.反对强权政治 B.反对霸权主义
C.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 D.国家利益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4) ( )
A.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成因素放在一边
B.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C.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D.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身权益
5.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和平问题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都和平共处
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C.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公正合作
6.在我们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建立的新安全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 B.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C.互利、平等、协作、发展的新安全观 D.平等、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7.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无所谓改变还是不改变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就没有希望改变
D.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8.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实行真正的结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
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C.实现不结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
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9. 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英、美、法、德和挪威等国积极参与营救行动。上述国家对这一事件的积极态度(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表明英、美等国愿意帮助俄罗斯维持核大国地位
B.表明各国担心沉没核潜艇发生核泄露
C.归根结底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D.表明英、美等国与俄罗斯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10.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铺平了道路。这次协议的签署是一个“双赢”的成果,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克林顿称美中达成的中国“入世”协议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对美国来说是件好事,对世界来说也是件好事。日本、欧盟等也都对中美达成协议表示欢迎。 ( )
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关系的最基本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③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④中美两国已消除了分歧,共同迈向21世纪 (本题难度系数为0.4)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中国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其内涵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B.经济上,各国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C.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D.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2.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的主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和决策,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真正不结盟的方针
D.提出“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4.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根据这一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B.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C.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D.东西问题是核心问题
5.美国新任总统小布什刚上任不久,美英联合再次轰炸伊拉克,这是自1998年12月以来两国联手展开的规模最大的单一攻击行动。这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4) ( )
A.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B.世界人民维护持久和平任重道远
C.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证 D.国家的性质和利益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6.中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已经出现,其中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中国和俄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中国和法国的“全面伙伴关系”
C.中国和加拿大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D.中国和日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7.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B.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C.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
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8. 抗美援朝的胜利,表明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这一胜利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4) (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9.1978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关系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表现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和睦相处的最佳时期
B.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又有新的进步
C.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加强
D.积极参与和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10.当今时代的潮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 )
A.世界要和平 B.意识形态要保持一致C.国家要发展 D.人民要合作
1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消灭海盗、进驻索马里
1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科技革命 B.资金跨国流动 C.生产力的发展 D.人员互相往来
13.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是努力实现(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和平的发展 B.开放的发展 C.合作的发展 D.和谐的发展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5) (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根据所记知识直接判断即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中国、印度、缅甸。这是在1953年到1954年间周恩来总理与这两国的相关人士会晤时提出的,故选C。
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也是一道记忆型试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3.【答案】D
【解题思路】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国际战略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也是对外政策的最高准则,故选D。其他各选项的内容“反对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等主张是在旧的国际格局下,应对来自超级大国的不公正做法,第三世界各国所提出的措施,也就是说是属于反霸权的主张,而不是外交的主张,更不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主张,故排除。
4.【答案】A
【解题思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是反对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选择适合本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也就是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成因素放在一边不予考虑,故选A。相比较而言,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身权益就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了,故排除BCD。
5.【答案】B
【解题思路】所谓的和平问题,指的就是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在当前条件下,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都和平共处、在全世界消除一切战争、实现国际社会广泛公正合作是人们在祈求和平的良好愿望下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目前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故选B,排除ACD。
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记忆型试题,根据所记忆的知识直接判断即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国致力于建立的新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本题通过对比各选项间所用词语的含义的差别,也可直接得到答案为B。
7.【答案】B
【解题思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根本改变,选B。很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无所谓改变还是不改变”、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根本就没有希望改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表述上就有问题,ACD均排除。
8.【答案】B
【解题思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国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因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是和平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这样的目标的实现,也能给我们进行和平自主的外交目标的实现创设条件,故选B。ACD的内容属于在处理国家事务中、在参加一些国际活动中我们应有的基本原则,不符合本题的要求,排除。
9.【答案】C
【解题思路】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失事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营救行动归根结底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但是不能说这些国家与俄罗斯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因为他们的利益可能只是限于某些环节,而不是整体上的相同,故选C,排除D。AB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10.【答案】C
【解题思路】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的双边协议表明,首先,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关系的最基本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其次,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再次,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综合考虑,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题思路】中国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也就是上述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因而都是正确答案。
2.【答案】ABCD
【解题思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外交主张主要表现在: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因此全选。
3.【答案】ABCD
【解题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对国际国内的形势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和决策,这些论断和决策主要表现在: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真正不结盟的方针,提出“一国两制”的新构想。这都是邓小平为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做出的贡献,因而都是正确的。
4.【答案】ABC
【解题思路】1985年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谈话,在作出上述判断后,他接着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根据这一论述,正确答案是ABC。
5.【答案】ABD
【解题思路】小布什刚上任不久,美英再次轰炸伊拉克表明,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家的性质和利益决定了其对外政策,世界人民维护持久和平任重道远,故选ABD。C项“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证”是一个与题干无关的正确命题,排除。
6.【答案】ABCD
【解题思路】我国努力构筑“面向21世纪新型伙伴关系”框架中有:中国和俄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法国的“全面伙伴关系”、和加拿大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和日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故全选。
7.【答案】ABCD
【解题思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但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是因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如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等,故全选。
8.【答案】ABC
【解题思路】抗美援朝的胜利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处不能体现D选项,排除D。
9.【答案】ABCD
【解题思路】1978年以来,我国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也使我国的对外关系上了新的台阶,主要表现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于和睦相处的最佳时期,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又有新的进步,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改善和加强,积极参与和发挥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故全选。
10.【答案】ACD
【解题思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 、人民要合作,意识形态不可能保持一致,也难能保持一致,故选ACD,排除B。
11.【答案】ABC
【解题思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故选ABC。“消灭海盗、进驻索马里”是在当前索马里比较贫穷、国内形势不太稳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局部问题,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排除D。
12.【答案】AC
【解题思路】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故选AC。资金跨国流动、人员互相往来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不是动力,排除BD。
13.【答案】ABCD
【解题思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故全选。
14.【答案】ACD
【解题思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所以选ACD。由于本题强调的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B项的内容与其要求相去甚远,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