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气雾剂

  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气雾剂

  气雾剂

  一、概述

  (一)气雾剂的概念与特点

  1.气雾剂:是指含药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定量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的制剂。

  2.特点

  (1)起效快;

  (2)稳定性好;

  (3)可避免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提高生物利用度;

  (4)使用方便;

  (5)可减少刺激性,并伴有凉爽感;

  (6)定量阀控制,剂量准确。

  3.不足:①成本高;②存在安全性问题;③吸入型气雾剂,吸收的干扰因素多;④抛射剂有一定的毒性,故不适宜心脏病患者使用;⑤抛射剂致冷效应,多次喷射于受伤皮肤或其他创面,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多项选择题

  气雾剂的优点有

  A.能使药物直接到达作用部位

  B.药物密闭于不透明的容器中,不易被污染

  C.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关效应

  D.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OTC药物

  E.气雾剂的生产成本较低

  『正确答案』ABCD

  有关气雾剂的正确表述是

  A.气雾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抛射剂、阀门系统三部分组成

  B.气雾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及乳剂型

  C.气雾剂剂量不准确

  D.气雾剂只能吸入给药

  E.抛射剂的种类及用量直接影响溶液型气雾剂雾化粒子的大小

  『正确答案』BE

  (二)气雾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气雾剂

  (2)混悬型气雾剂

  (3)乳剂型气雾剂

  配伍选择题

  A.吸入粉雾剂

  B.混悬型气雾剂

  C.溶液型气雾剂

  D.乳剂型气雾剂

  E.喷雾剂

  1.盐酸异丙肾上腺素、丙二醇、乙醇、氟里昂的处方属于

  『正确答案』C

  2.抗生素、脂肪酸、甘油、三乙醇胺、PVP、蒸馏水、氟里昂的处方属于

  『正确答案』D

  3.微粉化药物和载体(或无)的处方属于

  『正确答案』A

  4.肾上腺素、丙二醇、无菌蒸馏水的处方属于

  『正确答案』E

  2.按气雾剂的相组成分类

  (1)二相气雾剂(气、液):称为溶液型气雾剂

  (2)三相气雾剂:可分为混悬型(固、液、气)与乳剂型(液、液、气)

  3.按医疗用途分类

  (1)吸入用气雾剂:药物以雾状喷出,并吸入肺部,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2)皮肤与黏膜用气雾剂:主要起局部治疗作用。

  (3)空间消毒与杀虫用气雾剂

  (三)质量要求

  1.应无毒性、无刺激性。

  2.抛射剂为适宜的低沸点液体。

  3.容器应耐压、喷出的雾滴应细而均匀,且剂量准确。

  4.泄漏与压力检查应符合规定。

  5.用于烧伤、创伤、溃疡的气雾剂应无菌。

  二、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一)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吸收

  肺部吸收面积巨大,毛细管面积丰富、壁薄、血溶量大等因素使药物吸收速度很快;

  药物在肺部吸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有利于大分子药物的吸收。

  多项选择题

  吸入气雾剂起效快的理由是

  A.吸收面积大

  B.给药剂量大

  C.吸收部位血流丰富

  D.吸收屏障弱

  E.药物以亚稳定态及无定形态分散在介质中

  『正确答案』ACD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性质:

  ①分子量小的药物吸收快;

  ②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易被吸收;

  ③药物的吸湿性大,防碍药物的吸收。

  2.药物微粒的大小:

  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微粒大小应控制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

  中国药典规定:三相气雾剂药物微粒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μm 以下。

  三、气雾剂的组成

  组成:由抛射剂、药物与辅加剂、耐压系统和阀门系统四部分组成。

  (一)抛射剂

  抛射剂在气雾剂的作用:主要是喷射的动力,其次还兼有药物溶剂的作用。

  抛射剂多为液化气体,在常压下沸点低于常温,加压状态下才为液体。

  1.抛射剂应具备的条件

  (1)为适宜的低沸点的液体,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

  (2)无毒、无致敏性和刺激性;

  (3)不与药物及附加剂反应;

  (4)不燃烧、不易爆;

  (5)无色、无味、无嗅;

  (6)价格便宜、便于大规模生产。

  2.分类

  (1)氟氯烷烃(氟里昂):常用的是F11、F12、F114,应用最多的是F12,但有破坏臭氧层的作用及对心脏的致敏作用。

  (2)碳氢化合物:主要品种为丙烷、正丁烷、异丁烷(国内不常用)。

  (3)压缩气体类:主要有CO2、N2、、NO气体。

  (4)氢氟氯烷烃类与氢氟烷烃类:新型抛射剂。

  最佳选择题

  气雾剂中的氟利昂主要用作

  A助悬剂

  B.防腐剂

  C.潜溶剂

  D.消泡剂

  E.抛射剂

  『正确答案』E

  3.抛射剂的用量与蒸气压

  气雾剂的喷射能力取决于抛射剂的用量及其蒸气压,通过调整用量和蒸气压达到适宜的喷射能力。

  (二)药物与附加剂

  1.溶液型气雾剂:药物和抛射剂混合成均相溶液,必要时可加入适量乙醇、丙二醇作潜溶剂制成均相溶液。

  2.混悬型气雾剂:药物微粉化分散于抛射剂中,常加入聚山梨酯类,特别是聚山梨酯85,及卵磷脂衍生物。局部用气雾剂可选用矿物油或肉豆寇异丙酯作为分散剂(润湿剂)。

  3.乳剂型气雾剂:不溶于水的药物或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可溶于丙二醇或甘油中,再加入抛射剂,以司盘类与吐温类作乳化剂。若抛射剂为分散相喷出的是泡末,若为连续相,泡末易被破坏成液流。

  必要时可加入抗氧剂、防腐剂。

  (三)耐压容器(玻璃、塑料、金属容器)

  (四)定量阀门系统

  四、气雾剂的制备

  (一) 处方设计

  1.溶液型气雾剂

  在抛射剂与潜溶剂中能溶解的药物制成溶液型气雾剂,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气雾剂。

  (1)抛射剂在处方中约占20%-65%,比例大,雾滴小。

  (2)全身作用气雾剂雾粒大小在0.5~1μm为宜,局部作用气雾剂雾粒大小在3~10μm为宜。

  2.混悬型气雾剂

  在抛射剂与潜溶剂中均不溶的固体药物制成混悬型气雾剂。

  (1)药物的微粒形式分散于抛射剂中,微粒粒度应在1~5μm以下,不得超过10μm。

  (2)含水量应极低,应在0.03%以下。

  (3)药物的溶解度越小越好。(在抛射剂中的)

  (4)调节抛射剂与混悬微粒的密度尽量相等。

  (5)为了使药物均匀分散需加入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助悬剂。

  3.乳剂型气雾剂

  在抛射剂与潜溶剂中均不溶的药物制成乳剂型气雾剂。

  (1)一般抛射剂为内相,药物溶液为外相,并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2)乳剂型气雾剂其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尽可能一致,以保证其稳定性。

  (二)制备工艺

  应在避菌环境中配制,各种用具、容器等需用适宜的方法清洁和消毒,整个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1.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2.药物的配制与分装。

  3.抛射剂的填充:

  (1)压灌法(常用);

  (2)冷灌法(少用)。

  五、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检查项目:

  (一)泄露率:平均年泄露率应小于3.5%。

  (二)每瓶总揿(qin)次:均应不少于每瓶标示总揿次。

  (三)每揿主药含量:应为其标示量的80%~120%。

  (四)雾滴(粒)分布:以雾滴测定装置检查,雾滴(粒)药物含量应不少于每揿主药含量标示量的15%。

  (五)喷射速率:每瓶的平均喷射速率(g/s)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六)喷出总量:每瓶喷出量均不得小于标示装量的85%。

  (七)无菌与微生物限度:用于烧伤、创伤或溃疡的气雾剂应进行无菌检查并符合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应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并符合规定。

  最佳选择题

  下列关于气雾的表述错误的

  A.药物溶于抛射剂及潜溶剂者,常配成溶液型气雾剂

  B.药物不溶于抛射剂或潜溶剂者,常以细微粉粒分散于抛射剂中

  C.抛射剂的填充方法有压灌法和冷灌法

  D.气雾剂都应进行漏气检查

  E.所有气雾剂都应进行无菌检查

  『正确答案』E

  六、喷雾剂

  (一)喷雾剂: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可分为单剂量与多剂量喷雾剂。喷雾剂以局部治疗应用为主。

  喷雾剂的动力源是压缩气体时,喷雾剂制备施加较大压力,以保证内容物全部用完。

  (二)质量要求:

  (三)质量检查:基本同气雾剂

  七、吸入粉雾剂

  吸入粉雾剂:系指微粉化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药物微粒粒度应在10μm以下,多数在5μm左右。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