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初级中药士:温下剂

  2013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温下剂

  温 下

  温下剂,适用于寒结里实之证,症见大便秘结,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舌苔白腻,脉沉紧等症。寒凝非温不散,积滞非下不除,故本类方剂常用泻下药大黄配伍温里药附子、干姜等组成,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若寒实冷积,暴急发病者,则多以辛热峻下的巴豆为主组方,如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三两(12g) 附子三枚,炮(9g) 细辛二两(3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 本方主治寒实冷积,正气未伤之证。阳气不足,脾胃虚寒,运化失健,久而成寒积,故腹痛,大便秘结。胁下偏痛乃寒凝气滞之象。发热乃寒积内结,阻遏阳气,阳气被郁之故,并非内有邪热,一般在临床上并不明显。四肢厥逆乃寒邪内侵,阳气不通,不达四末之故,舌苔白腻,脉紧弦,亦是寒实之象。

  寒实内结,非温不散,非下不去,故治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为君。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为臣。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为佐。综观全方,大黄性虽苦寒,但与大量附子相配,则去性存用,三药合用,共奏温下之功。

  证治要点 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更多卫生职称资讯尽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准考证打印通知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