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综合知识与技能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结核病的药物治疗

   201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结核病的药物治疗

  结核病的药物治疗

  临床基础

  一、药圈结核病的感染途径

  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人体内。其他感染途径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较少见。

  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指肺结核)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缺乏、咳嗽及少量咯血。

  (一)全身症状

  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症状

  通常为干咳或有少量黏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黏液脓性。约 1/3 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中等量以上咯血,大咯血,并伴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相应的局部及全身症状的加重,如体温由低热发展为高热等,发热持续不退,则应考虑结核病灶播散。最严重的是大咯血。大咯血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偶因血块阻塞大气道引起窒息。此时应立即进行抢救。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有时还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甚至缺氧发绀等。

  治疗与合理用药

  一、药圈抗结核的非药物治疗 具有辅助作用。P181

  1.心理上的支持

  2.做好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密切接触者应作卡介苗接种。

  3.肺结核进展期:卧床休息,尤其有发热者、咯血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者,可进行一般活动,但应限制活动量,不易过度疲劳,减少复发。

  4.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5.在抗结核药治疗时,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尤其对耐多药、难治的结核患者。

  二、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目的与作用

  1.化疗的目的在于缩短传染期 、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对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其目标是:①在最短的时问内使痰菌转阴,减少结核病的传播;②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③达到完全治愈,避免结核复发。

  2.结核病化学治疗的三大作用

  ⑴早期杀菌活性 (earlybactel~cidalactivity ,EBA)迅速杀伤结核菌 ,最大限度降低传染性 ,主要品种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等。

  ⑵灭菌活性消灭组织内 (包括细胞内 )的持留菌,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 ,主要品种有利福平 (RFP)、吡嗪酰胺(PZA)、异烟肼(INH)等。

  ⑶防止耐药防止获得性耐药变异菌的出现 。主要有 INH、RFP、EMB 等。

  三、化疗方案

  1 初治方案

  初治涂阳病例,不论其培养是否为阳性,均可用以异烟肼 (H)、利福平(R)及吡嗪酰胺(z)组合为基础的 6 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1)前 2 个月强化期用链霉素 (或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一日 1 次;后 4 个月继续用异烟肼及利福平,一日 1 次,以 2S(E)HRZ/4HR 表示。

  (2)亦可在巩固期隔日用药(即每周用药 3 次)以 2S(E)HRZ/4H3R3

  (3)亦可全程间歇用药,以 2S3(E3)H3R3Z3/4H3R3表示。

  (4)强化期用异烟肼、链霉素及对氨基水杨酸钠(或乙胺丁醇),巩固期用 2 种药 10 个月,以 2HSP(E)/10HP(E)表示。

  (5)强化期 1 个月用异烟肼、链霉素,巩固期 11 个月每周用药 2 次,以 1Hs/11H2S2表示。以上(1)(2)(3)为短程,(4)(5)为标准方案。若条件许可,尽量使用短程化疗方案。

  2 复治方案

  根据患者以往用药情况,选择过去未用过的或很少用过的,或曾规则联合使用过的药物另订方案,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

  四、对症治疗

  1.毒性症状卧床休息,尽早使用抗结核药。症状严重可在使用有效抗结核药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咯血少量咯血,用喷托维林、可待因、卡巴克络(安络血)等;中等或大量咯血,用垂体后叶素。该药尚可收缩子宫及平滑肌,忌用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孕妇;若咯血量过多,可酌情输血。大咯血不止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

  3.手术治疗

  四、抗结核药的合理应用

  1.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 ”。5 个必须遵循的原则。P184

  2.采用全程督导服药,提高用药依从性。

  3.提倡联合用药。治疗结核病 至少应同时使用 3 种药物。至于四联、六联或八联治疗则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既往用药史和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对抗结核药疗效较差者,亦可将氨硫脲、克拉霉素、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作为联合用药之一。

  4.近年 WHO 推荐推广短程疗法,一般初始 2 个月为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吡嗪酰胺等 4 种强力杀菌药,后 4 个月以利福平和异烟肼巩固;复治病例强化期加用乙胺丁醇,但巩固期长。利福平的抗菌效能强,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问无交叉耐药性;与异烟肼联合应用呈互补作用。短程 (6~9 个月)疗法适用于单纯性结核病初治病例,一般采用三联甚至四联。常用者为利福平、异烟肼,其他用药有链霉素、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 。短程疗法的优点是: ④近期疗效好,6个月后痰菌可全部转为阴性;②远期随访其复发率与长程疗法 2 年相仿;③用药量少、毒性反应轻。

  5.长程疗法和间歇疗法 。短程应用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等联合用药后,常不能获痊愈,而长程治疗不良反应多,费用昂贵,患者难以坚持完成全程。 可采用短程强化阶段一日用药 ,而巩固阶段改为间歇疗法 。即一周用药 1~2 次,链霉素与对氨基水杨酸毒性较强,剂量不宜加大, 但利福平、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可加大剂量。

  其疗效与长程疗法相同。

  6.选药不当、不规则治疗或细菌产生耐药性均会导致 初治失败而需复治 。对以往未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者,最好以两药与异烟肼联合进行复治,疗程需 18~24 个月。若选用其他二线药,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7.最大限度地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是治疗的关键 ,WHO 对耐药性的分类及定义主要有 :①单耐药,DST 证明分离菌株对 1 种一线药物耐药; ②多耐药.DST 证明分离菌株对多种一线药耐药,不包括同时耐 HR 者;③耐多药,DST 证明分离菌株至少耐 HR。

  8.在应用抗结核化疗中,应注意各药的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尤其警惕利福平和异烟肼所致肝、肾损伤。临床医师应用利福平时应注意:①~④P185

  9.为提高血浆药物峰浓度,建议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汀宜空腹顿服。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都有程度不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可一周三次或二次的间歇治疗(H3R3E3 方案)。

  10.联合用药中,各药有各自的不良反应,治疗中应注意肝肾功能 、血常规、过敏反应等,必要时加用保肝药,或在方案组成上及剂量用法上作相应的调整。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