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辅导:根及根茎类中药(3)

  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辅导:根及根茎类中药(3)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三节 常用中药(1)

  一、狗脊 ★

  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省。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菜挖根茎,除去泥沙,干燥;或削去硬根、叶柄及金黄色茸毛,趁鲜切厚片,干燥,为“生狗脊片”。

  成分: 根茎含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及绵马酚,毛茸含鞣质及色素。

性状

鉴别

表面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断面近外皮约2mm~5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数列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

显微

鉴别

根茎

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外被金黄色非腺毛;②厚壁细胞10-20,黄棕色,壁孔明显,内含淀粉粒;③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④皮层及髓部较宽,均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黄棕色物质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多呈“U”字型,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木质部居中,外围为韧皮部、内皮层。

理化

鉴别

荧光试验:断面在254nm下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粉末甲醇提取液显亮蓝白色荧光。

TLC:2%三氯化铁-1%铁氢化钾显色

质量

评价

药材以肥大、质坚实无空心、外表略有金黄色茸毛为佳。;狗脊片以厚均匀、坚实无毛、不空心者为佳

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 热浸法 20.0%;含量测定:HPLC 原儿茶酸 0.020%

  二、绵马贯众(紫萁贯众)★

  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黑吉辽)

  成分:①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黄绵马素类等物。②挥发油。③鞣质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与驱虫有效成分,以绵马精驱虫效力最强;挥发油亦有驱虫活性。水和醇提取物有抗病毒、抗菌作用。

  性状鉴别:外表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横断面有黄白色小点5~13个,排列成环。气特殊,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而辛。

显微

鉴别

叶柄基部

横切面

①表皮细胞1列,细胞较小,外壁稍厚。   ②下皮为多角形棕色厚壁细胞。

周韧维管束513环列每个维管束外围一列扁小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    ④薄壁组织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常有特殊的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⑤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理化

鉴别

取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镜检,间隙腺毛呈红色

TLC:绵马贯众为对照药材

质量

评价

以根茎个大、质坚实,叶柄残基断面与根茎断面棕绿色为佳

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

  紫萁贯众

  紫萁科植物紫萁的干燥根茎和叶柄基部。

性状

鉴别

略呈圆锥状或圆柱状,稍弯曲;表面棕色至棕黑色,下侧多黑硬细根,上侧叶柄残基;

叶柄残基近扁圆形,表面暗棕色,切断面有“U”型筋脉纹,常与皮部分开

显微

鉴别

表皮黄色,多脱落;下皮为10余列棕色厚壁细胞组成的环带;内皮层明显;

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U”型,韧皮部有红棕色分泌细胞散在,木质部管胞聚集成群,半圆形排列;

维管束凹入侧有厚壁组织。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TLC:紫萁酮   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

     

  三、细辛 ★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

  产地:辽细辛(黑吉辽);华细辛(陕、川、赣、徽、鄂)。商品药材主要为北细辛。一般以东北产辽细辛为道地药材。

  采收: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成分:均含①细辛脂素;②挥发油,油中含甲级丁香油酚、黄樟醚、细辛醚等;③尚含生物碱、木脂素、甾醇类。

性状

鉴别

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的分支,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根细长,密生节上,表面灰黄色。质脆,断面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除节间较长外,其余同北细辛。

华细辛:根茎较北细辛和汉城细辛长;根稀疏;气味较弱

显微

鉴别

北细辛根

横切面

 后生表皮1列方形细胞,外侧常残留表皮细胞;

 皮层宽广,有众多的油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较粗的根中有时可见石细胞;

③ 中柱鞘部位为1-2列薄壁细胞;        ⑤ 薄壁细胞充满类球型淀粉粒

④ 维管束此生组织不发达,初生木质部2-4原型,形成层隐约可见,其外侧有韧皮部细胞;

汉城细辛根茎横切面:近髓部可见纤维和石细胞。

质量

评价

药材以根灰黄、干燥、味辛辣而麻舌着为佳。       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

含量测定: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细辛脂素(HPLC)

安全性检测:马兜铃酸Ⅰ限量(HPLC)

  四、大黄 ★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掌叶大黄(甘、青、藏、川);唐古特大黄(青、甘、藏、川);药用大黄(川、贵、云、鄂、陕)。

  采收秋末地上部分枯萎或次春植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和细根,刮去外皮(忌用铁器),加工成卵形,干燥。

  成分:① 蒽醌类。以结合状态者为主。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抗菌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为游离蒽醌类的单糖苷、双糖苷,系泻下成分。双蒽酮苷主为番泻苷ABCDEF。

  ② 鞣质类。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③ 尚含挥发油、有机酸、脂肪酸、甾醇及多种无机元素。

  性状鉴别: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常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①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②韧皮部筛管明显,薄壁组织发达,有大型黏液腔。③形成层环明显。

  ④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排列稀疏。⑤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异常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韧皮部中有大型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射线呈星状射出。⑥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或多数淀粉粒。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无髓部,其余同根茎。

粉末

黄棕色。①草酸钙簇晶多而大。②导管多为大型网纹,并有具缘纹孔及细小螺纹导管,非木化

③淀粉粒甚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圆形,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理化

鉴别

微量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

TLC:大黄对照药材、大黄酸对照品为对照

质量

评价

药材以个大、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纯度:检查土大黄苷取粉末甲醇温浸后的上清液,点于滤纸上,乙醇展开,置紫外光灯不得显持久亮紫色荧光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     含测:HPLC (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总量)

伪品

同属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河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及天山大黄等的根及根茎

横切面均无星点;不含或仅含痕量双蒽酮苷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

一般均含土大黄苷,药材新折断面在紫外灯下显蓝紫色荧光,可与正品区别。(正品大黄红棕色荧光)

       

  五、虎杖 ☆ 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成分:① 蒽醌类化合物,以游离型为主。游离蒽醌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为抗菌成分。②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芪三醇(白藜芦醇),虎杖苷等。为抗真菌成分。③ 鞣质及酚性化合物。

性状

鉴别

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外皮棕褐色,切面皮部较薄,棕褐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呈放射状;根茎中央有髓,呈空洞状或分隔。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

鉴别

粉末:① 草酸钙簇晶较多;② 韧皮纤维长梭形,一端尖或有分叉,另一端平截或钝圆,壁厚,木化;③ 木纤维梭形或长纺锤形,边线不整齐,壁薄,木化,纹孔稀疏,有的具横隔。

理化

TLC:虎杖、大黄素

质量评价

药材以粗壮、坚实、断面色黄者为佳。醇溶性浸出物     HPLC(大黄素、虎杖苷)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