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学:栓剂1
第九章 栓剂
一、 概述
1、含义、分类和特点
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根据施用腔道的不同,栓剂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等。
直肠栓有鱼雷形、圆锥形或圆柱形等;阴道栓为鸭嘴形、球形或卵形;尿道栓一般为棒状。
1) 栓剂不仅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而且可经腔道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2) 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药物直肠吸收,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
3) 适用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2. 直肠给药的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主要途径 |
经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 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从下腔大静脉直接进入大循环起全身作用; 经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
影响因素 |
生理因素: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 2cm处时,其给药量的 50%~70%可不经过门脉系统。直肠有粪便存在、腹泻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的吸收。直肠液的pH(约为7.4,且没有缓冲能力)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有影响。 |
药物因素:脂溶性、非解离型的药物较解离型的药物易吸收。 |
|
基质因素:水溶性药物分散在油脂性基质中,脂溶性药物分散在水溶性基质中,药物能很快释放于分泌液中,故吸收较快。 |
二、栓剂的基质
要求 |
①在室温下有适当的硬度,塞入腔道时不变形不碎裂,在体温下易软化、熔融或溶解;②与主药无配伍禁忌,无毒性、无过敏性、对黏膜无刺激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③熔点与凝固点相距较近,具润湿与乳化能力,能混入较多的水; ④在贮藏过程中不易霉变,且理化性质稳定。 |
||
类型 |
油脂性基质 |
可可豆脂:当加10%以下的羊毛脂时能增加其可塑性。具有同质多晶性,β型稳定。 |
|
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不易酸败,贮藏中也比较稳定,为目前取代天然油脂的理想栓剂基质 |
|||
水溶性及 亲水性基质 |
甘油明胶:用明胶、甘油与水制成,在体温时不熔融,但可缓慢溶于分泌液中。 常作阴道栓的基质,但不适用于鞣酸等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
释药速度慢。 制成的栓剂不需冷藏,但易吸湿软化变形。 |
|
聚乙二醇类:PEG-1000:PEG-4000=96:4(释药较快);75:25(释药缓慢)。 能缓缓溶于直肠体液中,但对直肠黏膜有刺激性,加入20%以上的水可避免 |
三、栓剂的制备
1. 药物细粉或提取物加入方法
不溶性药物:先粉碎成细粉或最细粉,再与基质混匀。
油溶性药物:中药挥发油或冰片等可直接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或以适量乙醇溶解加入水溶性基质中;或加乳化剂乳化分散于水溶性基质中。
水溶性药物:中药水提浓缩液,可直接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或将提取浓缩液制成干浸膏粉,直接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混匀。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