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一、以血药浓度法建立药物动力学方程
恒速静脉滴注是指药物以零级速度(k0)输入体内,以一级速度(k)消除,其体内药物量与时间t的关系为:
X=k0(1-e-kt)/k或C=k0(1-e-kt)/Vk
式中k0为零级滴注速度,以单位时间的输入量来表示。
二、稳态血药浓度
1.在开始静滴后的一段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急剧上升,以后上升缓慢。
2.随着时间t的增大,血药浓度达到恒定,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浓度或坪浓度,以Css表示,达到坪浓度的时间与k或t1/2有关,Css表示式为
Css=k0/Vk
即:Css=f(k0、k、V) Css∝k0,Css∝1/k
在稳态血药浓度时,滴注速度等于消除速度
k0=VkCss
Css·V=Xss
k0=kXss Xss=k0/k=常数(此时体内药量不变)
三、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fss
fss的含义是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即:fss=C/Css,因为C=k0(1-e-kt)/Vk,Css=K0/Vk
所以fss=1-e-kt
式中k=0.693/t1/2 fss=1-e-(0.693/t1/2)·nt1/2=1-e-0.693
两边取对数,则:n=-3.323lg(1-fss)
公式中的n为半衰期的个数。
上式说明不论何种药品,达到稳态相同分数,所需半衰期的个数相同,达90%~99%需3.3~6.64个半衰期时间。
最佳选择题
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
A.k0是零级滴注速度
B.稳态血药浓度Css与滴注速度k0成正比
C.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
D.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E.静滴前同时静注一个k0/k的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
『正确答案』D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 )
A.8
B.6.64
C.5
D.3.32
E.1
『正确答案』B
四、静滴停止后动力学参数
(一)稳态后停滴
滴注达稳态后,停止滴注,使其血药浓度下降,此时血药浓度变化相当于快速静注后的变化,血药浓度的经时过程方程为:
lgC′=(-k/2.303)t′+lg(k0/Vk)
式中C′:停药后t′时间血药浓度t′:停药后所经历的时间
由上式可见稳态后停滴,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为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K。
即:斜率=-k/2.303 k=-2.303斜率
并由直线截距可求出V(若k0已知)
(二)稳态前停滴
稳态前停止静滴,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与上述相似,只是停药时的血药浓度不同,此时的血药浓度变化过程为:
lgC′=(- k/2.303)t′+lg[k0(1-e-KT)/Vk]
式中T为滴注时间,以lgC′对t′作图为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求k进而由直线截距求V。
配伍选择题
A.C=K0(1-e-kt)/Vk
B.lgC'=(-k/2.303)t'+lg(k0/Vk)
C.lgC'=(-k/2.303)t'+lg[k0 (1-e-kt)/Vk]
D.lgC=(-k/2.303)t+lgC0
E.lgX=(-k/2.303)t+lgX0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后停止滴注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正确答案』A E B
五、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
许多药物的有效浓度为稳态水平,而达到稳态为90~99%,需3.32~6.64个半衰期时间。若t1/2=4h,达到稳态的90%,则需13.28h,所以t1/2大于0.5h的药物单独静滴给药意义不大,故采用静注与静滴联合给药,其具体作法:
①先静注一个大剂量,使血药浓度立即达稳态浓度,这个大剂量称为首剂量或称负荷剂量;
②随后恒速静滴维持稳态浓度。
静注速度k0=CssVk
联合给药后体内药物经时过程的方程为两种方法之和,经处理后为:
X=k0/k
此式说明联合用药后体内药量在整个过程中是恒定的。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