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血脂调节药1
考什么?
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1.血脂调节药 |
(1)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
2.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1)普罗布考、维生素E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血脂调节药
血脂是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血脂分类如下:
注意:是调血脂药,而不是降血脂药。因为本类药物降低TC、TG、LDL、VLDL,而升高HDL。高脂蛋白血症分类(WHO建议分为六型)。
临床上简单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一、主要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一)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调血脂作用
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降低LDL-C的作用最强,TC次之,降TG作用很小,而HDL-C略有升高。
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合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能使HMG-CoA(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换为中间产物MVA(甲羟戊酸)。
他汀类与HMG-CoA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且和HMG-CoA还原酶的亲和力高出HMG-CoA数千倍,因而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胆固醇合成受阻。
2.非调血脂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等,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形成或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应用】
1.动脉粥样硬化
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还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难以生效,对高TG血症疗效不显著。
2.肾病综合征
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3.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对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效应。
4.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而减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5.其他应用
用于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不良反应】
有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偶见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横纹肌溶解症等。
【应用注意】
用药期应定期检测肝功,有肌痛者应检测CPK,必要时停药。
孕妇及有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禁用。
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代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的药动学及药理作用特点——汇总表格
|
药动学 |
药理作用特点 |
洛伐他汀 |
服后30%吸收; |
调血脂作用稳定可靠,用药2周呈现明显效应,4~6周可达最佳治疗效果。 |
辛伐他汀 |
口服吸收60%~85%,首过消除高于80%, |
长期应用能有效调血脂,并显著延缓As病变进展和病情恶化,减少心脏事件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 |
阿伐他汀 |
口服吸收迅速,不受饮食影响; |
降TG作用较强,大剂量对纯合子家族性高Ch血症也有效。 |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