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辅导:根及根茎类中药(2)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一、性状鉴别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黄连)、块茎(延胡索)、球茎(半夏)及鳞茎(贝母、百合)。
表面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 节上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残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 根茎的顶端常有残留的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鳞茎的地下茎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百合、川贝母); 块茎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状(天麻、半夏)。 |
|
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 |
外表常有木栓层 |
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有较薄的栓化组织 |
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 |
横切面不成放射状,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
中央明显的髓部 |
无髓部 |
形成层环明显 |
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
二、显微鉴定
组织构造
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 |
蕨类植物 |
均具次生构造 |
均为初生构造 |
初生构造 |
最外层常有木栓层,少数表皮 少数“初生皮层”(黄连) 多数仅具有“次生皮层” |
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 少数“后生皮层”(藜芦) |
外表一列表皮 表皮下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 |
内皮层多不明显 中柱外方有的具厚壁组织 |
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散在; 内皮层多明显 |
网状中柱,其中的一个维管束为“分体中柱” 有的具双韧管状中柱,中央有髓(狗脊) |
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 |
中柱有多数维管束散在(石菖蒲) 多为有限外韧型 |
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内为周韧维管束(绵马贯众) |
中央有髓 |
无髓 |
木质部无导管而有管胞,大多梯纹 有的具间隙腺毛(绵马贯众) |
双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有:
① 髓维管束,即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茎髓部有多个内韧型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每个异型维管束的射线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射线呈星芒状射出,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
② 内生韧皮部,即指位于木质部里端,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物等;
③ 木间木栓,即在次生本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如甘松根茎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
粉末特征:鳞茎的鳞叶表皮常可见气孔。
显微鉴别注意点
1.分泌组织:如川芎、苍术等的油室;石菖、蒲干姜等有油细胞;前胡有油管。除此之外单子叶植物根茎中常有粘液细胞,在粘液细胞中常含有草酸钙针晶或针晶束,如半夏、白及等。
2.机械组织:苍术的木栓层有石细胞带;黄连(味连)的皮层及中柱外方部位均有石细胞。
3.内含物:草酸钙结晶:草酸钙簇晶、针晶(如半夏、天南星、天麻等)、砂晶、方晶。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