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学知识二:药物动力学概述
药物动力学概述
一、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它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结合机体的具体情况,推测药量与时间的关系,并求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对于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提供高效、速效、缓释、低毒、低副作用的制剂发挥重大作用。
二、药物浓度与药理作用
由于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时间呈平行关系,所以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极为重要,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隔室模型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为了定量地研究这些过程的变化,需建立数学模型,称其为动力学模型,而隔室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
1.单隔室模型
单室模型是把机体视为由一个单元组成,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可分布到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的均一状态。
2.二隔室模型
双室模型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称为双室模型,其中一个称为中央室,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心、肺、肝、肾等),药物在中央室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另一室为周边室,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及组成(肌肉、皮肤等),药物在周边室分布较慢。
3.此外还有多室模型。
(二)消除速度常数
消除是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如分-1、小时-1或天-1等,k值的大小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消除速度常数具加和性,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等于各排泄和代谢速度常数之和。
(三)生物半衰期
1.t1/2为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与K的关系t1/2=0.693/k
2.通常药物的生物半衰期t1/2是不变的,(因为一定药物在体内K值是不变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生物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除与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外,还与机体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关。
3.药物的半衰期发生变化表明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变化
4.依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药物分为:
t1/2<1h极短半衰期药物
t1/2在1~4h称短半衰期药物
t1/2在4~8h称中等半衰期药物
t1/2在8~24称长半衰期药物
t1/2>24h称极长半衰期药物
最佳选择题
已知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的药物,改用肌肉注射后( )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C.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E.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正确答案』D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经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
A.4t1/2
B.6t1/2
C.8t1/2
D.10t1/2
E.12t1/2
『正确答案』D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
A.4h
B.1.5h
C.2.0h
D.0.693h
E.1h
『正确答案』C
(四)清除率
1.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的单位是体积/时间,即表示为:
Cl=(-dx/dt)/C=kV
-dx/dt表示机体或消除器中单位时间消除药物的量,除以浓度C后,为在单位时间消除一定药量的体积数。
2.Cl=kV表示机体或某消除器官中药物的清除率是消除速度常数与分布容积的乘积
配伍选择题
A.药物动力学
B.生物利用度
C.肠肝循环
D.单室模型药物
E.表观分布容积
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转运期间重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
制剂中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是
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并立即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是
采用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的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
『正确答案』CBDA
最佳选择题
某药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k=0.02018,则此药的有效期为多少小时( )
A.50h
B.20h
C.5h
D.2h
E.0.5h
『正确答案』C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经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
A.4t1/2
B.6t1/2
C.8t1/2
D.10t1/2
E.12t1/2
『正确答案』D
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 )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正确答案』A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