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空行
【药动学特点】
舌下给药1~2min就可生效,3~lOmin作用达高峰,持续20~30min。口服时在胃肠道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仅8%,不宜口服给药。静注1~2min起效,维持3~5min。
【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舒张血管平滑肌,目前认为与硝酸甘油生成一氧化氮(NO)有关。N0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进而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降低胞浆中Ca2+浓度,产生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药理作用】
1.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肌血流动力学
①主要扩张全身小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室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因而室壁张力降低,耗氧量降低。
②较小的扩张全身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平均血压下降,减少左心室做功,也使耗氧量降低。
但不利的是:血压下降反射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和心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耗氧量。
2.改善缺血区心肌血液供应
1)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及供应缺血区的侧支血管,使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较多分配到缺血区,改善局部缺血。
2)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狭窄的冠状动脉以及侧支血管,使血液从输送血管经侧支血管流向缺血区,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3)使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配,使血液易从心外膜区域流向心内膜下缺血区,从而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
4)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
【临床应用】
防治各种类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不良反应】
①一般不良反应:
多为血管扩张表现,如搏动性头痛、头面颈皮肤潮红、眼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剂量过大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剧心绞痛。
②剂量过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静脉注射亚甲蓝对抗。
③耐受性:连续用药2~3周可产生耐受性,停药1~2周可消失,调整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频率,以及间歇给药,可减少耐受性的产生。
低血压、青光眼及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禁用。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