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中药师中药药剂学: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4
(2)真空浓缩罐 用水流喷射泵抽气减压,适于水提液的浓缩。
(3)管式蒸发器
(4)多效浓缩器-多效浓缩
可节省能源,提高蒸发效率。
按药液加入方式的不同把三效蒸发分为四种流程。①顺流加料法。②逆流加料法。③平流加料法。④错流加料法。
注意:①真空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浓缩效率。②浓缩至一定程度时,料液极易产生泡沫,出现跑料。③一效加热器蒸汽压力应保持在设计范围内,若其压力明显升高,可能是收膏时膏料在管壁结垢而影响传热,应打开加热器清除垢层。
3、薄膜浓缩
特点:①浸提液的受热温度低,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②具有极大的气化表面,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③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④能将溶剂回收重复使用。
设备:1.升膜式蒸发器 适用于蒸发量较大,有热敏性、粘度适中和易产生泡沫的料液。不适用高粘度、有结晶析出或易结垢的粒液。
2.降膜式蒸发器
适于蒸发浓度较高、粘度较大的药液,由于降膜式没有液体静压强作用,沸腾传热系数与温度差无关,即使在较低传热温度差下,传热系数也较大,对热敏性药液的浓缩更有益。
3.刮板式薄膜蒸发器 适于高粘度、易结垢、热敏性药液的蒸发浓缩,但结构复杂,动力消耗大。
4.离心式薄膜蒸发器 适于高热敏性物料蒸发浓缩。
第四节 干 燥
一、干燥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一)干燥的基本原理
1.湿物料中水分的性质 湿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的不同影响干燥效果。
(1)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结合水:存在于物料细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难去除完全。非结合水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及物料孔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易除去。
(2)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当物料表面水分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相等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与空气中的水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是干燥除不去的。自由水分指物料中大于平衡水分的那一部分,可除去。
自由水分=全部非结合水+平衡水分 总水分=平衡水分+自由水分:
2.干燥速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干燥面积上被干燥物料中水分的汽化量。
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扩散和表面气化速度。
干燥过程分成两阶段,恒速阶段(平行于横轴直线)和降速阶段(斜向下线)。在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与物料湿含量无关。而在降速阶段,干燥速率近似地与物料湿含量成正比。物料湿含量大于C0时,干燥过程属于恒速阶段,当物料湿含量小于C0时,干燥过程属于降速阶段。
蒸发面积大,时间短,减少受热,干燥品呈薄片状,易于粉碎,适用于中药浸膏的干燥和膜剂的制备。
(3)带式干燥 将湿物料平铺在传送带上。
中药饮片、颗粒剂、茶剂常用。
2、减压干燥 在密闭容器中真空干燥的一种方法。
特点:干燥的温度低,速度快;减少了物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避免污染或氧化变质;产品呈松脆的海绵状,易于粉碎。适于稠膏(相对密度应达1.35以上,摊于不锈钢盘中)及热敏性或高温下易氧化物料的干燥,但应控制好真空度与加热蒸汽压力,以免物料起泡溢盘,造成浪费与污染。
3.沸腾干燥 又称流化床干燥。使热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松散的粒状或粉状物料层形成沸腾床。设备:负压卧式沸腾床。
特点:适于颗粒性物料的干燥;气流阻力较小,物料磨损较轻,热利用率较高;蒸发面积大,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干燥时不需翻料,且能自动出料,节省劳力,适于大规模生产,但热能消耗大,清扫设备较麻烦。
4.喷雾干燥
此法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较好方法。将一定浓度的液体物料经雾化器喷化成雾状,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进行热交换,物料迅速干燥。
特点:药液呈细雾状,表面积大,热交换快,在数秒钟内完成水分的蒸发;由于干燥过程中,雾滴表面有水饱和,温度大致相当于热空气湿球温度(50℃左右),受热时间短,温度低,操作流程管道化,符合GMP要求;产品多为疏松的细粉或颗粒状干燥制品;溶解性能好,且保持原来的色香味。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5、冷冻干燥 又称升华干燥 先将物料冷冻成固体,再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汽化而干燥。
特点: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干燥,尤适用于热敏性物品的干燥;成品多孔疏松,易于溶解;含水量低,有利于药品长期贮存,但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6、红外干燥 属于辐射加热干燥。
特点:干燥速率快,热效率较高,成品质量好,但电耗过大。其中隧道式红外干燥机,主要用于口服液及注射剂安瓿的干燥。振动式干燥机适于热敏性物料干燥,尤适用于中药固体粉末、湿颗粒及水丸等物料的干燥。
7、微波干燥
特点:物料内外加热均匀;热效高,干燥时间短,对药物成分破坏少,且兼有杀虫及灭菌作用
适于饮片、散剂、水丸、蜜丸等干燥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