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初级中药士:扶正解表

  2013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体质索虚而又感受外邪的患者。体质素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类患者,若单纯解表,则正虚不堪发散,单纯补虚,则易留邪,故用药必须邪正兼顾方可。常以解表剂分别配伍益气、助阳、滋阴、养血药物组成方剂,使表证得解,正气不伤。代表方剂如败毒散、再造散、参苏饮,加减葳蕤汤等。

  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柴胡洗,去芦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炒 人参各一两(9g) 甘草半两(5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二钱(6g),入生姜、薄荷煎。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 本方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证。风寒湿邪郁于肌表,故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因其正虚气弱,无力祛邪外出,故脉虽见浮,但重按无力。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并为君药,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辛散解肌,并为臣药。桔梗升气, 枳壳下气,二药一升一降,气机得调,胸闷自除,咳痰减轻。前胡疏风祛痰,茯苓渗湿祛痰,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且助解表之功,皆属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参补气,使正气足则能鼓邪外出,还可使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证治要点 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证治要点。

  泻 下 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属“八法”中的“下法”。

  里实证所及范围甚广,包括气滞、瘀血、停痰、积饮、食滞、便秘、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本章只讨论治疗里实便秘和实热水饮证的方剂,余证治法另见其他专章。

  由于病因不同,里实便秘的表现有热结、寒结、燥结之不同。同时体质又有虚、实之差异,故又有正虚里实的情况存在。而水饮内停有阳水、阴水之分,本章见证属水热互结的阳水。根据以上适应证,本章方剂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另外,由于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所以具体应用时,还有峻下、缓下之别。

  使用泻下剂,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则应视表里证的轻重,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若兼血瘀、虫积或痰浊,宜分别配伍相应的药物治之;对老年体虚、孕妇、产妇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以及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另外,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惧勿过剂。同时,服药期问应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

  更多卫生职称资讯尽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准考证打印通知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