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初级中药士:辛凉解表

  2013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常用辛凉解表、轻清宣透的药物,如薄荷、桑叶、菊花、柴胡、牛蒡子、葛根等为主组成的方剂。因其风热为病,首先犯肺,致肺气失宣,同时使津液耗伤,壅结成毒。故此类方剂,每常配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生津止渴之品,如银花、连翘、桔梗、芦根之类。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钱(6g) 甘草生,八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 本方主治为风温初起。所谓风温是指感受风热病毒所引起的外感热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以咳嗽为主症。受邪轻浅,敌身不甚热,口微渴。病机为风温袭肺,肺失宣降。

  根据以上病机,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菊花甘凉清轻,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同为君药。薄荷协桑、菊以疏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降气,而止咳嗽,共为臣药。连翘苦辛寒而质轻,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尚能利咽止咳,为使药。

  证治要点 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

  临床应用及加减变化

  l)本方主治风温初起,邪在肺卫,以咳嗽为主的风热表证。《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轻剂”,言其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热止咳;口渴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白茅根、藕节、牡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咳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

  2)本方能疏风清热,加决明子、夏枯草加强清解肝经风热之力,可以治疗风热眼疾;加牛蒡子、马勃、玄参、板蓝根、土牛膝,可治乳蛾。

  3)本方不仅用于风温初起,吴塘(鞠通)尚用本方治疗感受秋燥,症见干咳无痰者。此即叶桂(天士)所谓“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之理。

  使用注意 风寒咳嗽禁用本方。本方药味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若肺热甚者,可加味使用本方,否则药轻病重,难以奏效。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显著的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祛痰止咳、增强免疫功能及抗过敏作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咳嗽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之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需加清热解毒药方可获良效。另外,本方还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结膜炎属风热者。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 金银花一两(15g) 连翘一两(15g) 苦桔梗六钱(6g) 薄荷六钱(6g) 竹叶四钱(4g) 生甘草五钱(5g) 荆芥穗四钱(4g) 淡豆豉五钱(5g) 牛蒡子六钱(6g)

  用法 共杵为散,每服6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也。病重时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方解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邪正相争,卫表开合失司,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邪上犯,故咽痛咳嗽;温邪伤津则口渴,邪在卫分,故舌尖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综上所述,本方证病机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外散在卫之风热,内清在肺之热毒。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既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又具芳香辟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多夹秽浊之气的持点。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此两药虽属辛温之品,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与大队辛凉药配伍,可增强辛散透表作用,皆为臣药。芦根清热生津,竹叶清上焦热,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诸药,又可合枯梗清利咽喉,属佐使之品。

  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持点有二,一是辛凉之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并用,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

  证治要点 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类方比较 本方与桑菊饮同为辛凉解表之剂,同有疏散风热作用,均可治疗温病初起,二方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等五味药物,但银翘散中有银花配伍荆芥穗、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及清热之功较强,适用于热邪较重,重在卫表之证;桑菊饮中有桑叶、菊花、杏仁,肃肺止咳之功大,适用于卫表之邪较轻,重在邪伤肺络,以咳嗽为主症,发热不重,口微渴者。

  更多卫生职称资讯尽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准考证打印通知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