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综合知识与技能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常见症状的自我药1

   201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常见症状的自我药1

  常见症状的自我药疗

  1.发热

  一、发热的指标与病因

  正常人的体温在 37℃(98.6oF)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其中以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体温在一日内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如一般在清晨 2~6 时体温最低,7~9 时逐渐上升,下午 4~7 时最高,继而下降,昼夜温差不会超过 1℃。体温在性别、年龄上也略有不同,如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生儿略高于儿童,青年人略高于老年人,而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而体温相对较低。此外,体温也受到肌肉活动、精神紧张、进食等因素的影响,女性还会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

  发热的指标:

  直肠温度

  口腔

  腋窝下

  昼夜温差

  正常指标

  37.5℃

  37~37.2℃

  36.7~36.9℃ <1℃

  发热指标

  >37.6℃

  >37.3℃

  >37℃

  >1℃

  发热(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当直肠温度超过 37.6℃、口腔温度超 37.3℃、腋下温度超

  过 37.0℃,昼夜体温波动超过 l℃时即为发热,超过 39℃时即为高热。

  发热的原因: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的一种症状。

  1.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或感冒、肺炎、伤寒、麻疹、蜂窝织炎等疾病;

  2.非感染组织损伤、炎症、过敏、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其他疾病。

  3.生理性有时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也会发热;

  4.服用药物也可能引起发热,一般称为“药物热”。

  二、临床表现

  发热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突发热常为 0.5~l 天,持续热为 3~6 天。

  1.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可能伴有感冒。

  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有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有病毒感染。

  3.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可能是麻疹。儿童或青少年伴有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多为流行性腮腺炎。

  4.发热可有间歇期,表现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可能是化脓性感染或疟疾。

  5.持续高热,如 24 小时内持续在 39℃~40℃,居高不下,伴随寒战、胸痛、咳嗽、吐铁锈痰,可能为肺炎。

  6.起病缓慢,持续发热 (稽留热),无寒战、脉缓、玫瑰疹、肝脾肿大,可能为伤寒;如为长期找不出原因的低热,一般为功能性发热,应认真治疗。

  三、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录的解热镇痛药的活性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等。

  1.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大剂量对肝脏有损害,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一日量不宜超过 2g。

  2.阿司匹林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则几乎无影响,建议儿童不用。3 岁以下婴幼儿发热可选用阿苯片 (含阿司匹林 100mg、苯巴比妥 10mg)。一日 1-2 片;3 岁以上儿童

  酌增剂量。

  3.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较强,比阿司匹林强 16~32 倍;抗炎作用较弱,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较持久。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于耐受,为此类药物中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

  4.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二)处方药

  20%安乃近溶液滴鼻用于 5 岁以下儿童高热时紧急退热。

  四、用药与健康提示

  1.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治疗 ,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当予以重视。

  2.应当提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但另一方面,发热会消耗体力,感觉不适,影响休息,甚至可发生惊厥,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在高热骤降时,有可能引起虚脱。故在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量,并注意两次用药应间隔一定的时间(4~6 小时),同时在解热时,需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3.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解热镇痛药 (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以及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对有特异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慎用或不用。

  4.阿司匹林可透过胎盘屏障 ,在动物试验中对妊娠初始 3 个月内母体致畸(脊柱、头颅、面部裂,腿部畸形);

  在人类也有发生胎儿缺陷的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布洛芬用于晚期妊娠可使孕期延长,孕妇及哺乳妇女不宜用。

  5.如患者对解热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 因为此类药物中大多数彼此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乙酰氨基酚虽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少数人改服乙酰氨基酚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反应。

  6.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 3 日,如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如发热持续 3 日不退,或伴随有寒战、胸痛、咳嗽;儿童发热在 39℃以上,并且神志不清;伴有严重疼痛、频繁呕吐;长期反复发热或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时,应去医院就诊。

  7.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 ,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8.使用解热镇痛药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

  9.发热时宜注意控制饮食 ,多喝水、果汁,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对高热者当用冰袋和凉毛巾冷敷,或用 50%的酒精擦拭四肢、胸背、头颈部以帮助退热。发热期间宜多休息,在夏季要注意调节室温,保持充分的睡眠。

  2.头痛

  一概述

  ㈠头痛的病因:

  1.感染性发热、脑膜炎、鼻窦炎、感冒

  2.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硬化等

  3.眼疾:青光眼、近视、散光、屈光不正等

  4.药物引起

  ㈡头痛所提示的先兆症状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包括:

  1.急性感染性发热,常伴有头痛、发热、头晕;

  2.高血压、动脉硬化病者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提示有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3.剧烈头痛伴有精神症状可能有内脏出血;

  4.早晨头痛,且由咳嗽和打喷嚏引起可能是脑肿瘤;

  5.头痛、头晕、呕吐或口角麻木、失语可能是脑卒中、脑肿瘤的前兆;

  6.头痛伴恶心且一侧瞳孔改变可能有动脉瘤;

  7.单侧头痛伴有光敏感、恶心、呕吐可能是偏头痛;

  8.头痛伴一侧瞳孔扩张、恶心、复视、眼后部剧痛、精神紧张可能有脑出血;

  9.头痛伴颈部僵硬、恶心、发热和全身痛,可能有脑膜炎;

  10.头痛,一只眼视力突然改变,不能看全视野,伴头晕是 脑卒中、脑血管损伤 的表现;一只眼突然失明,伴头痛、头晕,提示在颈动脉发生病变或有损伤 。二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与头痛的区别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