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
一.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 (ALTGPT)
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 <40U/L
(二)临床意义 ALT 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胆
管炎、胆囊炎。
轻度上升或正常: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2)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所致肝脏淤血,以及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
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
(3)用药与接触化学品有肝毒性药、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他汀类血脂调节药。具体见 P68—P69①—
④
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P)
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 <40u/L
(二)临床意义 AST 升高常见于以下疾病:
(1) 心肌梗死
(2) 肝脏疾病
(3) 其他疾病
(4) 用药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时,具体与 ALT 类同
三γ一谷氨酰转移酶(γ-GT)
(二)临床意义γ-GT 升高见于:
⑴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传染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原发
性肝癌、在恶性肿瘤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 90%以上。
⑵胰腺疾病
⑶其他疾病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
⑷用药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γ-GT 升高。
四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
(二)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增高 可见于:
(1) 肝胆疾病
(2) 骨骼疾病
(3) 用药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
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二)临床意义
1.总蛋白
(1)总蛋白增高
①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②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总蛋白降低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人不足 :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
②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
③疾病: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
征、胸腹腔积液、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
血清总蛋白的参数常与白蛋白、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等指标综合分析。
2.白蛋白
(1)白蛋白浓度降低
①营养不良:摄人不足、消化吸收不良。
②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或蛋白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
脏病变。
③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若持续低于 30g/L,则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2)白蛋白浓度增高见于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
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www.yaoq.net/ 第 19页
3.球蛋白
(1)球蛋白增高
药圈会员整理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①炎症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如结核、疟疾、黑热病、麻风病、血吸虫病、肝炎、亚急性心内膜炎。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
③骨髓瘤和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
(2)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可见于:
①生理性减少:出生后至 3 岁。
②免疫功能抑制: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③低γ一球蛋白血症。
4.A/G 比值(白蛋白/球蛋白)
A/G 比值减少见于:
(1)A/G 比值小于 1,提示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
(2)急性肝炎早期白蛋白量可不变或稍低,A/G 比值可正常。
A/G 比值动态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的发展与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