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英语复习

更多

2015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的大纲预测剖析

  一、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的大纲命题剖析(2015考研英语

  (一)大纲解析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非英语专业)大纲》规定,第一部分为英语知识运用,这部分不仅考查考生对不同语境中规范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查考生对语段特征(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识能力。在一篇240~280词的文章中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从大纲的规定可以看出,完形填空主要是用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项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考查考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理解的深度。要求在熟练掌握语法、词语和其他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完整地、全面地接受文章内容,认识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善于在文章中发现并捕捉信息点,通过分析思考,做出准确的判断,选出最符合文章内容要求的答案。

  概括起来讲,做好完形填空试题需要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和内容要求:

  1.稳固、扎实、熟练的英语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英语词汇知识

  研究生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试题并不直接地去考查语法知识,但是,解答试题的前提是读懂文章,而读懂文章就必须懂得语法。如果不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不明白具体句子结构所表达的具体意思,去选择符合文章内容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词汇在阅读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英语词语知识越丰富,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就会更为全面、深刻。

  2.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的阅读技巧

  研究生英语考试特别考查快速阅读的能力,甚至是跳过一些词语(空格),浏览文章,掌握大意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形填空试题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其主旨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做完形填空试题的基础是阅读理解。对文章内容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就越容易选择正确答案。而这种阅读理解能力是靠平时科学的训练得来的。

  3.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领会文章各部分、各层次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只有明白文章结构,了解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明白了各部分是如何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的,也就更容易把握带空的句子所需要什么内容,就更容易选准答案了。在选择每一个答案时,我们要求依据文章的整体内容,这就要照顾文章的方方面面,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一些结构词,如but,however,therefore,though等等,更要给予特别的注意。

  4.在阅读中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必须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不仅要掌握好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要素,了解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而且还要能够积极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才能在解题时融会贯通,将自己在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三方面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命题规律

  1.考点紧紧围绕着语篇

  综观近年的考题,我们发现,完形填空不是要孤立地考查词义辨析、固定搭配、语法等知识点,而是从语篇的角度综合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考生的语感及其对整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在做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has influenced both work and leisure and how we think and feel both about place and time, but there have been 39 view about its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Benefits” have been weighed against “harmful” outcomes. And generalizations have proved difficult.

  39. [A] competitive[B]controversial

  [C]distracting[D]irrational

  (2002年真题)

  仅仅根据试题所在的句子很难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答案,因此就需要对试题所在句子的结构和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所在的句子前后由but连接,表明but后面的句子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重点,即:there have been39view about its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关于通讯革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含义,人们有的观点)。下文中的两句话是对这句话的补充和说明,因此只有根据下面的两句话才能判断出此题的答案。上下文形成了如下关系:

  …but there have been39view about its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但是,关于通讯革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含义,人们有的观点。

  (补充说明)

  “Benefits” have been weighed against “harmful” outcomes. And generalizations have proved difficult.

  人们权衡利弊,很难做出统一的结论。

  既然后文中提到“人们(对通讯革命)权衡利弊,很难做出统一的结论”,那么就此可以推论出,前文中“关于通讯革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含义,人们会有有争议的(controversial)观点”。[A]competitive竞争的,[C]distracting转移注意力的,[D]irrational无理性的,失去理性的,这三项都不能表达出所分析的含义。

  因此,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抛开语篇孤立地看句子的做题方法是绝不可取的。

  2.在上下文中的认词、辨词能力是词汇考查的重点

  对词汇的测试在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应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贯穿考卷的各个部分。在完形填空试题中重点考查考生在上下文中认词和辨词的能力。近年来完形填空所设置的选项要求考生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阅读并具有一定的语感才能区分正确与错误。测试词汇引申含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词汇考查在试题中主要表现为同义词或形近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选择。这类实词的选择辨析在考研完形填空中的比例很高,可以占到大约70%,考研词汇的重要由此亦可见一斑。

  仅仅学会大纲词汇表中的词或词组是远远不够的。应意识到,处于考研阶段,记忆单词不能只限于一词一义,一词一用。只有经常对词汇进行同义、反义、近义、同形、同音等多种比较,细心观察不同上下文、不同搭配的各种含义、各种用法特点,方可对它们有比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才能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的意义和搭配。

  3.逻辑衔接题必考

  对逻辑衔接题的考查是由大纲的要求决定的,而且近几年逻辑衔接题的比重有所加大,因此,在做完形填空试题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时刻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

  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 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king parents; 34 ,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than 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34.[A]contrarily[B]consequently

  [C]similarly[D]simultaneously

  【解析】[B]试题所在的句子和上文中的句子形成了明显的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

  因

  果

  关

  系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 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

  king parents;越来越多的家庭是单亲家庭或双职工家庭;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than 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比起传统家庭结构中的儿童们,现在的儿童可能受到更少的监管。

  试题前面的句子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 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king parents (越来越多的家庭是单亲家庭或双职工家庭)与试题后面的句子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than 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比起传统家庭结构中的儿童,现在的儿童可能受到更少的监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故选[B]consequently因此,所以,结果。[A]contrarily相反地;[C]similarly类似地,同样地;[D]simultaneously同时发生地,此三项均与上下文语义不符。

  (三)试题类型

  完形填空是在语篇的基础上对各语言要素,如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进行考查。完形填空的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语篇,必然阐述一个完整的思想,表达一个整体的概念。要使这些概念在意义上连贯,就要使用各种衔接手段。在各种衔接手段中,语义衔接、逻辑衔接、结构衔接和惯用衔接是四种常用的衔接手段。这四种衔接手段就构成了考研英语完形填空的主要四种出题类型。

  1.语义衔接题

  这种衔接形式在完形填空中表现为对实义词的考查,同时又结合了近义词辨析或者形近词辨析。在试题中主要表现为同义词或形近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选择。

  2.逻辑衔接题

  语篇中的逻辑衔接是指句子之间或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实现语义上的连贯。通过逻辑衔接,人们可以了解句子或句群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逻辑衔接反映在考题上主要是选择逻辑连接词:包括反映句际逻辑关系的连接词、介词、短语等。如英语中的“later”,“consequently”,“in the meantime”等等。

  3.结构衔接题

  结构衔接主要指一些固定句式、关系从句、主谓一致、倒装结构及平行结构间的衔接关系,也就是对语法关系,尤其是句法关系的考查,这类试题占完形填空题的10%。结构衔接反映在选项上常以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人称代词、不定代词、副词等形式出现。

  4. 惯用衔接题

  惯用衔接也可以称之为固定搭配,一般可以分为以名词为中心的固定搭配,以动词为中心的固定搭配和以形容词为中心的固定搭配。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