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抗帕金森病药

  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抗帕金森病药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病治疗药

神经退行性病治疗药

1.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司来吉兰、溴隐亭、培高利特、金刚烷胺、苯海索分属类型及药理作用特点

2.抗记忆障碍药

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占诺美林的药理作用特点

  抗帕金森病药

  在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7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

  每年的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复习帕金森病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黑质病变,DA合成减少,使纹状体内DA含量降低,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使锥体外系功能失调,出现肌张力增高等帕金森病的症状。

  左旋多巴——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1%,其他99%几乎都是副作用。

  【体内过程】

  口服在小肠迅速吸收,0.5~2h达峰值。血浆半衰期较短,约1~3h。口服后99%在肝和肠粘膜和其他外周组织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成多巴胺,后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在外周引起不良反应。仅有1%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内脱羧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中枢作用。

  【药理作用】

  左旋多巴进入中枢后转变为多巴胺,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使DA和ACh两种递质重新取得平衡,而产生抗帕金森病的作用。其作用特点是:

  ①起效较慢,2~3周后开始生效,1~6个月后才获得最大疗效。

  ②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较好,对重症及年老衰弱者疗效较差。

  ③对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的疗效较好,而对肌震颤的疗效较差。

  【临床应用】

  1.帕金森病:治疗各种类型帕金森病,但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因吩噻嗪类药物已阻断了中枢多巴胺受体,使多巴胺无法发挥作用。

  2.肝性脑病:服用左旋多巴,在脑内转变成去甲肾上腺素,恢复正常的神经活动,从而使肝性脑病患者意识苏醒,但不能改善肝脏损伤与肝功能,故不能根治。

  【不良反应】----多而重要!

  (1)胃肠道反应:80%出现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与DA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有关。还可引起腹气胀、腹痛、腹泻等。

  (2)心血管反应: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形成的DA,可引起轻度体位性低血压,继续服药可因耐受性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另外,DA可兴奋心脏β受体,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心动过速。少数患者出现眩晕。

  (3)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焦虑、噩梦、狂躁等兴奋症状,尤其是高龄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可能与DA作用于大脑边缘叶有关,需减量或更换药物。

  (4)运动障碍:高龄患者出现头颈不规则扭动,皱眉和伸舌等不自主运动,年轻患者出现舞蹈样异常运动,此反应是由于服用大量左旋多巴后纹状体内DA浓度过高,DA受体过兴奋所致。

  (5)“开关”现象:即突然多动不安(开),而后又出现全身性或肌强直性运动不能(关),两种现象可交替出现,多见于年轻患者。

  (6)排尿困难:老年人更易发生。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的最佳拍档!

  为外周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单用无抗帕金森病作用。

  和左旋多巴合用时,可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降低外周DA的生成,减少副作用,同时使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增加,使循环血中左旋多巴含量增高5~10倍,因而可使较多的左旋多巴到达黑质-纹状体而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左旋多巴的疗效。

  司来吉兰

  【药理作用特点】

  (1)抑制纹状体中的MA0-B(B型单胺氧化酶),减少DA降解,增加DA在脑内的浓度。

  (2)抑制突触处DA的再摄取而延长多巴胺作用时间。

  (3)抑制DA氧化应激过程中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形成,从而保护黑质DA神经元,延缓神经元变性和帕金森病症状的发展。

  单独使用时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常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和副作用,使左旋多巴的“开关”现象消失。

  培高利特

  能直接激动D1和D2受体,对D2受体激动作用强于溴隐亭,对D1受体激动作用较弱,作用强而持久。

  通常与左旋多巴合用,主要用于对左旋多巴后期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病例。对“开关”现象的疗效明显,可减少“开关”波动,减轻“关”时的症状。

  金刚烷胺——促进DA、合成,抑制DA再摄取。

  原为抗病毒药,在预防流感时意外发现有抗帕金森病作用。

  机制:促进患者黑质-纹状体内所保留的完整的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释放DA,增强突触前DA的合成和抑制DA再摄取,并有直接激动DA受体及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抗帕金森病的特点:显效快,持续时间短,应用数天即可获得最大疗效,但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协同增强药效,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及不良反应。

  用于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对震颤麻痹有明显疗效,对肌肉僵直、运动徐缓均有缓解作用。

  溴隐亭——D2受体强激动药。

  (1)小剂量----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抑制催乳素和生长激素释放,用于治疗乳溢、闭经、经前期综合征,缓解周期性乳房痛和乳房结节的症状,也可治疗肢端肥大症和女性不孕症。

  (2)大剂量----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治疗帕金森病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优于金刚烷胺及苯海索,对震颤的作用较明显,特点是显效快,作用时间长。

  苯海索(安坦)——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的作用。

  中枢性抗胆碱作用强,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黑质-纹状体通路中ACh的作用。抗震颤效果较好,改善僵直及运动障碍疗效不如左旋多巴。对继发症状如过度流涎有改善作用。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