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药物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分类与作用机制
(一)干扰核酸(DNA、RNA)生物合成的药物
1.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如巯嘌呤等。
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如氟尿嘧啶等。
3.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
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羟基脲等。
5.DNA多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等。
(二)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通过共价键直接与核酸结合,使DNA链交连或断裂,破坏DNA功能。如烷化剂、丝裂霉素、顺铂、丙卡巴肼等可与DNA交叉联结;博莱霉素靠产生自由基破坏DNA结构。
(三)干扰RNA转录的药物
本类药物可嵌入DNA碱基对中,阻碍RNA转录。如放线菌素类、柔红霉素、阿霉素等。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药物
干扰氨基酸供应,干扰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装配。如门冬酰胺酶、紫杉醇、秋水仙碱、长春花生物碱类等。
(五)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因某些肿瘤的生长依赖于体内激素水平,本类药物通过改变激素平衡而发挥作用。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