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理学:抗结核病药物
抗结核病药物
一、异烟肼(雷米封)
【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穿透力强,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组织,可渗入关节腔、胸水、腹水以及纤维化或干酪化的结核病灶中。主要在肝内代谢。
【抗菌作用与机制】
机制可能是抑制分枝菌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合成,使细菌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临床应用】
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核病,还可用于预防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接触的人群。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可有头痛、眩晕等、外周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反射消失和肌肉轻瘫及精神失常等。这些症状与维生素B6缺乏有关。同服维生素B6可治疗或预防之。癫痫、嗜酒、精神病史者慎用。
2.肝毒性:引起转氨酶暂时性升高。
二、利福平
【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可减少吸收,应空腹服。吸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纤维空洞、痰液及胎儿体内。当脑膜炎症时,也可渗入脑脊液中,在肝内代谢。
【抗菌作用与机制】——不仅仅是抗痨药!
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细菌依赖性DNA的RNA聚合酶,阻碍RNA合成,最终导致DNA、蛋白质合成停止。
1.抗结核杆菌作用 对结核杆菌作用有强大抑制和杀灭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对细胞内外的繁殖期及静止期结核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单用易产生耐药性,常与其他一线药合用于重症的初治或复治患者,可增强疗效及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2.抗麻风杆菌作用 对麻风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3.抗革兰阳性及阴性菌作用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有强大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球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4.抗衣原体作用 对沙眼衣原体等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1.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及重症患者。
2.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也有效,尤其胆道感染效果好。
3.用于治疗麻风病。
4.局部应用治疗沙眼。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刺激症状。
2.肝损害 出现黄疸,有肝病史者或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
3.过敏反应 如疱疹、药热、血小板减少等。
三、乙胺丁醇
【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迅速分布于组织和体液。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大部分以原形由尿中排出,排泄缓慢,肾功能不全时可引起蓄积中毒,应减少用量。
【抗菌作用与机制】
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选择性作用。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抗菌机制:两种可能——
1.与二价金属离子如Mg2+结合,干扰菌体RNA的合成。
2.抑制分枝杆菌体内的阿拉伯糖转移酶,干扰其细胞壁半乳糖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
与其他抗结核病药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和重症患者。
【不良反应】——视神经炎。
长期大量用药可致视神经炎,还有胃肠道反应,偶见过敏反应及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等。
其他抗痨药的作用特点
|
药理作用特点 |
链霉素 |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对结核性脑膜炎疗效差,对巨噬细胞内的结核菌几乎无效,不易进入纤维化、干酪化和厚壁空洞病灶。易产生耐药性,应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用。 |
对氨基水杨酸(PAS) |
抗结核作用差、耐药普遍,现已退居二线 |
卡那霉素 |
毒性较大,尤其对听神经和肾损害严重,目前已少用 |
吡嗪酰胺 |
用于一线抗结核病药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应与其他药联合应用。 |
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