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底,文都图书为了广大考生能轻松掌握考研政治基础内容,由王向明老师执笔,编写了此书,此书包含了全国硕士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五门课程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整理,在有限的篇幅里让考生记住考纲中的核心考点。本书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特别注意吸收十八大报告等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本章知识逻辑】
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具体而言从创造者、阶级性、对象、内容、中国化等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定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性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本章考点精粹】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经济社会根源: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实践基础:19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摘自: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
定价:12.8元 作者:王向明
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