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神经鞘瘤

  2013年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辅导: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一、概述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神经膜纤维瘤(Schwann Cell Tumor),通常为单发性神经鞘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其次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发生于交感神经的最为少见。临床以坚实的结节伴压痛为主要表现,瘤体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手术切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

  二、发病原因

  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虽然有一些关于神经瘤病因的推测,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到真正的诱发因素,目前最倾向的原因是肿瘤抑制基因缺失。

  三、发病机制

  肿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可呈淡红,灰白或黄色,有时可见由变性而形成的囊肿,内含血性液体,镜下见瘤实质主要由神经鞘细胞构成,偶见成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干参与,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可分为致密型和网状型两种。

  1. 致密型(Antoni甲型) 有下列特点:施万细胞通常呈窦状或束条状排列,有细的结缔组织纤维;胞核有呈栅栏状排列倾向,并与无核区相间。

  2. 网状型(Antoni乙型) 施万细胞排列疏散紊乱,间质水肿,可见基质黏液变性形成多个小囊肿,小囊肿可相互融合形成大囊腔,腔内充满液体,瘤体内可见较多的肥大的细胞,肿瘤内血管丰富,尤其是疏松网状区,血管壁薄,伴有血栓形成及出血。

  四、症状

  好发于四肢,尤其是下肢,亦可见于头、颈、面、胃、腹腔后及后纵隔等,颅内、椎管内也不太少见。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圆形或卵圆形,质地坚韧,如过大者由于瘤体内发生液化可呈囊性,也可穿刺抽出红褐色液体,肿物能随神经轴向两则摆动而不能上下移动,源于感觉神经者可有压痛和放射痛;源于面神经者会出现面肌抽搐;源于迷走神经者可有声音嘶哑;源于交感神经者可出现霍诺(Horner)综合症等。

  1. 坚实结节 为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单个或多个坚实结节,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通常不超过2~4cm,可推动,性质柔软或坚实,颜色粉红或淡黄色,可有或无疼痛,偶尔损害呈多发性,可见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或独立发生,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无关,但多发性损害常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独立型可为先天性或为迟发性,可散发或呈家族性,临床上表现为3种外观,即高起圆屋顶形结节,淡褐色硬结性斑疹和多发性丘疹融合成2~100mm的斑块。

  丛状神经鞘瘤(Plexiform Schwannomas)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损害,局限性或泛发性,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可单独发生或与Ⅰ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或多发性神经鞘瘤伴发,神经鞘瘤的另一亚型为沙样瘤型与Carney综合征的斑状色素沉着,黏液瘤和内分泌活性过度伴发,可发生恶性亚型,为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的单发性损害,或在某些病例中与色素性干皮病伴发。

  2. 酸麻感 一般无自觉症状,但触之有酸麻感,体积增大时常伴有放射样疼。

  3. 感觉及运动障碍 如肿瘤显著压迫神经时,可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免疫组化即可诊断,本病临床上很难作出诊断,确诊需做活检。

  五、诊断

  1. 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术前诊断已较明确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恶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组织病理检查:肉眼观肿瘤呈梭形或球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为灰白色,黄棕色,均质状,半透明;镜下可见施万细胞呈束条状或疏散排列,可有分叶或漩涡状结构,亦有不少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瘤体较大者尤易发生,Antoni A型由细胞核细长而深染的细胞所组成,在大多数区域内,其胞核呈波状排列成螺旋状,此外,还可见一高度特征性的排列方式,即平行排成两列,其间包围着一片几乎无核的均质状物质,这种结构称为Verocay小体,有诊断价值,Antoni B型组织由水肿间质所组成,其中含有极少数的细胞,胞核形态不一,用Bodian染色法进行神经染色,仅见极少数或无神经纤维,这与神经纤维瘤不同,但与神经纤维瘤一样者,亦可见很多肥大细胞。

  六、治疗

  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非手术治疗无效,其包膜完整,边界清楚,手术治疗效果最佳,不宜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手术切除,将肿瘤完整摘除而不损伤神经。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霉素,青霉素等);手术范围较大,肿瘤部位深在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七、并发症

  一般为手术出现并发症。

  1. 手术期间的并发症:①出血;②急性脑干梗死和机械性损伤,严重时术中死亡。

  2. 术后早期并发症:①术后出血(关颅前做奎氏试验预防);②脑干或小脑水肿,颅内高压症。

  3. 术后中晚期并发症:①脑脊液漏(在术中用骨蜡填封乳突及岩锥切面的骨缝可预防);②脑神经麻痹,常见为面神经损伤,也可有三又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损伤;③脑部症状:共济失调、发音困难;①锥体束受损: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

  4. 术后晚期并发症:①颅内感染;②脑脊液循环障碍;③肿瘤复发,部分肿瘤切除者,术后复发率为80%,复发时间在术后一年至数年。近年来γ刀成功地用于听神经瘤的治疗,可明显缩小瘤体,早期随访可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保留神经功能,可选择性地用于某些病例。

  201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人机对话考试日期:2013年5月19日。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2013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