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脑结核瘤治疗

  2013年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辅导:脑结核瘤治疗

  治疗

  对结核球的治疗原则,多主张先采用药物治疗4~8周,再通过CT或MRI复查,若症状不改善,结核球不缩小,再考虑手术切除。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原则与结核性脑膜炎相同,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联合应用,多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1. 常规治疗方案:以异烟肼为主联合链霉素、利福平或乙胺丁醇,或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三联疗法,如经治疗后症状好转3个月后可改为异烟肼和乙胺丁醇二联疗法,总疗程为1.5~2年。二线抗结核药物有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由于抗结核治疗的耐药情况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采用3~4个一线药物联用或一、二线药物合用。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①病灶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运动区等重要功能区及小病灶无颅内压增高者;②合并有脑膜炎或粟粒性脑结核瘤以及全身情况较差者;③全身型者可先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可采用三联疗法:异烟肼300mg,顿服;链霉素0.75g/d,肌注;利福平0.45~0.6g/d,顿服。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抗结核治疗持续至少6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个别病例在症状改善的同时,反而出现病变体积增大,并伴有表浅淋巴结增大,称为“反常性膨胀”,可能是免疫功能异常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调理了结核杆菌的敏感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肽聚糖和黏肽、异物蛋白等自结核杆菌细胞膜壁上释放,从而引起颅内病灶和体表淋巴结膨胀出现这种情况时治疗方案可以不变,只需停用激素,但有时这种情况可持续1年左右。

  2. 手术治疗 局限型者,应手术切除颅内病灶。术中注意保护脑的重要功能区。切除病变过程中应细心剥离,避免破溃。一般手术结束前,术野用稀释链霉素溶液彻底冲洗,并可保留少量链霉素溶液于瘤床内(链霉素溶液浓度为0.5mg/ml以防癫痫大发作)。术前1~2周和术后用抗结核治疗3~6个月。

  更多卫生职称资讯尽在:医学教育考试网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2013卫生专业技术考试大纲汇总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