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外科主治医师神经外科学辅导: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是指在颅脑损伤后3个月以上,仍然有许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癔症样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并无明显客观体征的一种临床现象。又称为脑震荡后综合征或脑损伤后神经症,但都不确切。
一、病因
本病多由于颅脑损伤后致脑组织点状出血、小软化灶、轻度而广泛的退行性变,引起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功能失调。此外,颅脑损伤后蛛网膜下腔轻度出血,继而发生蛛网膜粘连,引起脑膜和神经根的刺激。约7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可出现颅脑损伤后综合征。颅脑损伤时,如果伤员精神过分紧张,对伤情恐惧,为将来担忧,这样就可能使已产生的症状,在大脑皮层内形成优势灶而固定下来,甚至产生新的症状。
二、临床表现
有颅脑损伤病史,急性损伤时伤情多不严重,甚至无昏迷史。初诊时多诊为脑震荡,经常规对症、健脑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且持续3个月以上。临床特点:头痛、头昏、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易激怒、怕声响、失眠、心悸、多汗、手足发抖等。症状伤后即有,可好一段时间,遇到某些刺激因素时,症状又复出现甚至较前加重,或者还出现新的症状。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偏低。CT及MRI扫描脑部正常或脑室轻度扩大。
四、治疗
1.对症治疗
对有精神症状者,可选用冬眠灵或泰尔登;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选用谷维素、脑复新、脑复康、钙溴合剂、异丙嗪、东莨菪碱、苯巴比妥等西药;头痛明显者,可选用去痛片、镇脑宁及氟桂嗪等药。
2.心理治疗
要重视心理治疗,解除对颅脑损伤的重重顾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生活规律,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气功治疗和太极拳等。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以及体虚而进食滋腻之物不利脾胃消化,反致胃呆不能受纳。保持精神愉快,恬淡虚无,怡乐自得。
更多卫生职称资讯尽在:医学教育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