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经皮贴剂

  201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经皮贴剂

  经皮贴剂

  一.掌握 经皮贴剂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其基本组成;

  1. 经皮贴剂:将制剂应用于皮肤上,其中的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过程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

  2. 经皮贴剂的类型:复合膜型、充填封闭型、聚合物骨架型、胶黏剂分散型

  3.经皮给药系统特点:

  优点:a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胃肠道灭活;

  b维持恒定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

  c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d患者可自主用药,使用方便

  e个体间、个体内差异小

  经皮给药的限制:

  a.对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致敏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给药系统。

  b.作用剧烈、剂量较小的药物才是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理想候选药物。

  c.若控释膜破裂或损坏,使释药速率剧烈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d.皮肤对某些药物具有代谢作用。

  二.熟悉 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影响因素;

  1. 药物的经皮吸收途径

  a经表皮吸收 :药物释放→角质层和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毛细血管→体循环

  药物以被动扩散方式由皮肤表面向皮肤深层转运。

  含有类脂质的角质层起主要的屏障作用。

  b经皮肤附属器官吸收:药物释放→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体循环。

  离子型药物及水溶性大分子的主要吸收途径。

  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a生理因素

  (1)皮肤水合作用:水合程度高,药物渗透性增加;

  (2)皮肤渗透性差异:

  (3)皮肤条件:种族、年龄、疾病状态、皮肤温度;

  (4)皮肤结合与代谢:药物与皮肤蛋白质或脂质等的结合作用可延长药物透过时间,也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受皮肤内酶的作用,发生代谢,影响药效。

  b药物性质

  (1)药物剂量和浓度:剂量小、作用强;需要频繁给药

  (2)分子大小和脂溶性:分子量大于600的药物较难透过角质层。

  (3)pH和pKa:根据pKa调节pH使药物多呈分子型。

  (4)TDDS中药物浓度:维持适当药量。

  (5)熔点与热力学活度:熔点低的药物透过速率较高。

  c剂型因素

  制剂类型、处方组成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情况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新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与执业药师的未来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