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溶解度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提法: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及乎不溶或不溶。一般以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表示。
2.影响因素
(1)药物的极性:极性相似者相溶。
(2)溶剂的极性(溶剂化与氢键缔合)
(3)温度影响:温度对固体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药物的溶解度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4)晶型:药物晶型不同,其物性不同,如mp(熔点)、bp(沸点)、S(溶解度)等。稳定晶型表现为高的mp、bp,而S小。亚稳晶型或无定型一般mp、bp低,而S大,但亚稳晶型不稳定,溶解同时加入抑晶剂。
(5)粒子大小:药物微粉化(μm级)后可增加溶解度
(6)加入第三种物质:增加溶解度原因:络合、复盐形成或改变溶剂极性。减小溶解度原因:同离子效应。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