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概述: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
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和氧化
三、影响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一)、制剂因素 :
1、PH值 2、广义酸碱催化 3、溶剂
4、离子强度 5、表面活性剂 6、处方中辅料
(二)、环境因素:
1、温度 2、湿度和水分 3、光线
4、空气中的氧 5、金属离子 6、包装材料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1、 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
(1)、制成固体剂型 (2)、制成微囊或包合物 (3)、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
2、 制成难溶性盐
四、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
1、 特点:降解反应类型多
2、 物理化学,
3、 速度一般较慢,
4、 表里不一,
5、 不均匀。
6、 药物晶型与稳定的关系:氨苄青霉素钠C型最好。
7、 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硬酯酸镁不
8、 作乙酰水杨酸片剂的润滑剂。
9、 固体药物的降解中的平衡现象:平衡后温度与降解速度不
10、 用Arrhenius, 用Van t Hoff 方程
五、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适于原料药考察,一批。 ≤5mm 疏松≤10mm 高温、高湿、强光试验
2、加速试验:原料药与药物制剂:三批 预测药物稳定性,为申报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提供资料
3、长期试验:原料药与药物制剂:三批 制定药物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5、6个月数据用于新药申报临床研究,12个月申报生产。
6、前三个主用于新药申报
7、经典恒温法:对药物水溶液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简便法:特别对固体药物的稳定性试验更方便。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