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级药师天然药物化学
4.显色反应: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1)还原试验
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显橙红至紫红色,少数显紫至蓝色,当B环上有-OH或-O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但查耳酮、儿茶素类则无该显色反应。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2)四氢硼钠(钾)反应:NaBH 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至紫色。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
(2)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1)铝盐:常用试剂为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λmax=415nm),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
2)锆盐:用来区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OH的存在。加2%二氯氧化锆(ZrOCl2)甲醇溶液到样品的甲醇溶液中,若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3-或5-0H存在时,均可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但两种锆络合物对酸的稳定性不同。3-OH,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比5-OH,4-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强。当反应液中接着加入枸橼酸后,5-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
3)三氯化铁反应: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呈蓝色。
(四)提取与分离
1.提取:提取黄酮苷类,一般可用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提取。一些多糖苷类则可以用沸水提取。花色苷类可用0.1%盐酸进行提取。但提取一般苷类成分时不应加酸,以免发生水解。提取黄酮苷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用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1)溶剂提取法: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化合物提取溶剂。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
(2)碱提取酸沉淀法: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有弱酸性,易溶于碱性水,故可用碱性水提取,再将碱提取液调成酸性,黄酮苷类即可沉淀析出。芦丁、橙皮苷、黄芩苷均可用此法提取。
2.分离:pH梯度萃取法:该法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黄酮类苷元由于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其酸性强弱也不同,将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后,依次用5%NaHO3、5%Na2O3、0.2%NaOH及4%NaOH溶液萃取,然后酸化碱萃取液,使黄酮类析出沉淀达到分离的目的。一般规律如下:
酸性:
A型题:
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A.黄酮单糖苷
B.黄酮二糖苷
C.黄酮三糖苷
D.黄烷苷元
E.黄酮苷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苷类因其含糖,具有多羟基,易溶于水,游离苷元难溶于水;黄烷所含羟基比黄酮少,溶解度更小。
A型题:
不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
A.二氢黄酮
B.二氢黄酮醇
C.查耳酮
D.黄酮
E.黄酮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查耳酮、儿茶素类和多数异黄酮类无该显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