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
性状鉴别:形状、表面、质地与断面、气味等,个别加水试、火试。
◆ 常用术语
根及根茎类:星点、云锦状花纹、罗盘纹、砂眼、珍珠盘、糟皮粉渣、过桥,猪大肠(防己)、车轮纹(防己、北豆根)、菊花心(甘草、黄芪、党参)、芦头、艼、芦碗、铁线纹、珍珠疙瘩、雁勃芦、圆芦、枣核艼、疙瘩丁、朱砂点(羌活、茅苍术)、蚯蚓头、狮子盘头、油头、起霜、怀中抱月、虎皮斑、金包头、鹦哥嘴、红小辫。
矿物药:钉头。
动物药:白颈、“马头蛇尾瓦楞身”、“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剑脊、当门子、冒槽、“二杠”、“大挺”、“门庄”、“三岔”、“单门”、“莲花”、“乌金衣”、“挂甲”、通天眼。
★断面:
大黄-横切面根茎髓部大,其中有星点。
何首乌-切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
牛膝、川牛膝-有黄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商陆-断面有凸凹不平的同心性环纹,称“罗盘纹”。
防己-断面粉形,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呈车轮纹。
绵地榆-断面皮部黄色,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絮状纤维。
羌活-断面皮部可见黄色分泌腔,称“朱砂点”。
苍术-断面有“朱砂点”,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大血藤-断面皮部成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质部,成放射状花纹。
鸡血藤-断面皮部内侧有红褐色或黑棕色树脂状分泌物,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小形的髓偏向一侧。
决明子-断面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2片重叠。
杜仲-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
牛黄-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
珍珠-破碎面可见同心环状层纹。
★气味:
味极苦:黄连、苦参、山豆根、龙胆、胡黄连、马钱子(有剧毒)、穿心莲。
味极酸:乌梅。
味极甜:蜂蜜。
气微、味甜而特殊:甘草。
★水试:
秦皮-热水中水浸液成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红花-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西红花-入水柱头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沉,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
菟丝子-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牵牛子-水浸后种皮龟裂状,有明显的粘液。
蟾酥-断面沾水,既成乳白色隆起。
熊胆-粉末少许投入水杯中,在水面旋转并成黄线下沉,短时内不扩散。
麝香-粉末少许置手掌中,加水湿润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沾手、粘手、顶指或结块。
牛黄-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成“挂甲”。
★火试:
降香-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沉香-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乳香-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无松香气),冒黑烟,并留黑色残渣。
血竭-外色黑似铁,研粉后红似血,火烧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
青黛-火烧产生紫红色烟雾。
麝香-粉末妁烧,初则裂,随即溶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成白色或灰白色残渣。
雄黄-火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海金沙-易点燃并产生爆鸣声及火焰(松花粉、蒲黄无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