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16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

  151、豆蔻:原豆蔻,果实近球形,略具钝三棱,表面白色或淡黄棕色,种子团3瓣,每瓣有种子7-10粒,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152、益智:呈纺锤形或椭圆形,两端稍尖,表面棕色有维管束13-20条,形成纵向断续状棱线。气芳香刺鼻,味辛微苦。

  153、石韦:庐山石韦,叶柄近方柱形,长10-20cm,直径1.5-3mm,叶片略皱缩,展开后呈披针形,长10-25cm,,基部楔形且不对称,全缘,叶缘常向内卷曲,下表面密生红棕色的星状毛,具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几乎布满叶背。

  154、麻黄: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中麻黄:小枝多分枝,膜质鳞叶长2-3mm,裂衣3(稀2),无端锐尖。木贼麻黄:小板较多分枝,膜质鳞,裂片2(稀3),上部呈短三角形,称端多不反曲。

  155、细辛:北细辛,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有环形的节,节间距约2-3mm,基生叶1-3,完整叶片心形至肾状心形,花多已皱缩,暗紫色,钟形,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简几全部相贴。气辛香,味辛辣,麻舌。汉城细辛: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花被裂片开展,果实半球形。华细辛:基生叶1-2,叶片较薄,心形,花被裂片开展,气味较弱。

  156、淫羊藿:茎生叶对生,二回三出复叶,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叶片近革质,无臭,味微苦。箭叶淫羊藿: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柔毛淫头号藿:一回三出复叶,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巫山淫羊藿: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朝鲜淫头号藿:二回三出复叶,小叶较然而。

  157、广金钱草:茎呈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片,圆形或矩圆形,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

  158、紫花地丁:主根长圆锥形,单叶、基生,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气微,味微苦而带粘性。

  159、金钱草:无毛或被疏柔毛,叶对生,展平后宽卵形或心脏形,叶片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花黄色,单生叶腋。

  160、广藿草:嫩茎略呈纯方柱形,密被柔毛,叶片呈卵形,两面均被灰白色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161、荆芥:茎方柱形,淡紫红色,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穗状轮伞花序顶生,气芳乍,味微涩而辛凉。

  162、益母草:茎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叶交互对生,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简状,宿存。气微,味微苦。

  163、薄荷: 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叶对生,下表面灰绿色,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164、肉苁蓉:呈扁圆柱形,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体重,质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放射状或波状环纹,气微,味甜,微苦。

  165、穿心莲:茎方柱形,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光滑,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气微,味极苦,苦至喉部,经久苦味不减。

  166、车前草:车前,须根丛生。叶基生,具长柄;具明显弧形脉5-7条,穗状花序数条,蒴果盖裂,气微香,味微苦。

  167、绞股蓝:茎纤细,茎卷须2裂或不裂,叶互生,叶片完整展平后呈鸟足状,小叶5-7,两面被粗毛。具草香气,味苦。

  168、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叶暗绿色棕绿色,互生,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极多,球形,直径2mm以下,香气特异,味微苦,有清凉感。

  169、茵陈:多收缩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株密被灰白色茸毛,细软如绒,茎细小,叶具柄,润湿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气清香,味微苦。茎呈圆柱形,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气芳香,味微苦。

  170、蒲公英:根圆锥形,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茸毛,叶基生,呈倒披针形,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瘦果长椭圆形,具白色冠毛,气微,味微苦。

  171、石斛:鲜石斛,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黄绿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带粘性。环草石斛:呈细长圆锥形,表面金黄色,有光泽,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马鞭石槲,呈长圆锥形,黄色至暗黄色, 断面呈纤维性,味微苦。黄草石斛: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断面略呈纤维性,嚼之有粘性。耳环石斛铁皮石斛)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172、海藻:大叶海藻,初生叶长,披针形或倒卵形,次生叶条形或披针形,叶腋间有着生条状叶的小枝,气囊球形或卵球形,水浸后膨胀,肉质,粘滑,气腥,味微咸。小叶涨藻,体较小,叶条形或细匙形,气囊球形或纺锤形。

  173、冬虫夏草:虫体形如蚕,外表土黄色,环纹明显,共有20-30条环纹,全身有足8对,以中部4对最明显,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圆柱形,上部稍膨大,折断面纤维状,气微腥,味微苦,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部色白、子座短者为佳。

  174、灵芝:菌盖半圆形、肾形或数个重叠,表面红褐色,有光泽,环状棱纹明显,辐射状皱纹,中间这缘薄而常向内卷;菌盖下表面菌肉白色至浅棕色,极细的针眼状小孔,菌柄侧生,扁圆柱形。有漆样光泽。气微,味苦。紫芝:表面紫黑色或黑色,有光泽具明显的同心环沟。

  175、茯苓: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粘牙。茯苓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176、猪苓:呈不规则的块状,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灰黑色或棕黑色,质致密而体轻,能浮于水面,气微,味淡。

  177、松萝:松萝呈二叉状分枝,粗枝表面有明显的环状裂纹,故称节松萝。气微味酸。长松萝:地衣体呈丝状,两侧有细短的侧枝密生,似蜈蚣足状,故名“蜈蚣松萝”。灰绿色,质柔软。

  178、乳香: 吴小形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不块,淡黄色,半透明,气微芳香,味微苦,嚼之粘牙,唾液皮乳白色,并微有香辣感。

  179、没药: 吴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气香而特异,味苦而微辛。

  180、血竭: 吴四方形或不定形块状,表面铁黑色或黑红色,断面有光泽或粗,黑红色,研成粉末血红色,用火点燃,冒烟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无臭,味淡。

  181、海金沙:呈黄棕色或淡棕色颗粒状粉末,质轻,捻之有光滑感,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182、青黛: 呈极细的深蓝色粉末,质轻,易飞扬、撒于水中能浮于水面,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微有草腥气,味淡。以蓝色均匀,体轻能浮于水面,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时间较长者为佳。

  183、儿茶: 儿茶膏,呈方块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具光泽。具光泽,无臭,味涩、苦、略回甜。表面暗棕色至黑褐色,无臭、味苦、涩。

  184、冰片:无色透明或白色半秀明的片状结晶,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气清香、味辛、凉。

  185、五倍子: 肚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被有灰黄色滑软的柔毛,断面角质状,有光泽,壁厚2-3mm,气特异,味涩。角倍,呈菱角形,具不规则的角状分枝,柔毛较肚倍明显,壁较薄。

  186、地龙:广地龙,呈长条状薄片,弯曲,全体具环节,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气腥,味微咸。沪地龙:全体具环节,背部褐色至黄褐色,受精囊孔3对,通俗环毛蚓的雄交配腔能全部翻出,呈花菜状或阴茎状,威廉环毛蚓的交配腔孔呈纵向裂缝状,栉盲环毛蚓的雄生殖孔内部有1或多个小乳突。

  187、水蛭:为扁平纺锤形,体长4-10cm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断面胶质样,有光泽。气微腥。水蛭:呈扁长圆柱形,黑棕色,折断面水平坦,无光泽。柳叶蚂蟥,因加工时拉长,呈长条形。

  188、石决明: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螺肋,螺旋部小,体螺部大,末端6-9个开孔,内面光滑,具珍珠样莆色光泽,壳较厚。皱纹盘鲍,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粗糙而不规则的皱纹,常有苔藓类或石灰虫等附着物,末端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羊鲍: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部各占1/2,从螺旋部边缘有2行整齐的突起。末端4-5个开孔,呈管状。澳洲鲍:呈扁平卵圆形,长13-17cm,表面砖红色,末端7-9个开孔。耳鲍:狭长,略扭曲,呈耳状,表面光滑,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壳薄,质较脆。白鲍: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末端9个开孔。

  189、珍珠: 呈类球形,卵圆形、长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平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地坚硬,破碎面可见层纹,无臭,味淡。

  190、牡蛎: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平行,右壳较小,壳外面平坦,淡紫色,灰白色,内面瓷白色,断面层状,无臭,味微咸。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右壳外面淡黄色,具疏松的同心鳞片,左壳同心鳞片坚厚,近江牡蛎: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等。

  191、海螵蛸:无针乌贼,内壳呈扁长椭圆形,边缘薄,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降起,腹面白色,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公层纹。金乌贼: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

  192、全蝎: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腥部呈尾状,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气微腥,味咸。

  193、蜈蚣:呈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自第二节起,每位节有步足1对,弯作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

  194、土鳖虫:地鳖:呈扁平卵形,背部紫褐色,有光泽,无翅,背部有胸背板3节,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气腥臭,味微咸。冀地鳖:呈长椭圆形,背部黑棕色,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195、桑螵蛸: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数膜状薄层叠成,表面浅黄褐色,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锦物,内层为许多放射装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1细小椭圆形的卵,气微腥,味淡或微咸。长螵蛸:略呈长条形,表面灰黄色,质坚而脆。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表面灰褐色,质坚韧。

  196、蝉蜕:全形似蝉,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197、斑蝥: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背部具革制裁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内翅2片,胸腥部乌黑色,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不宜口尝。

  198、僵蚕: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质硬而脆,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199、海马: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长约30cm,黄白色,头顶有冠状突起,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体上有瓦楞形节纹并具短棘,习称“马头、蛇尾、瓦楞身”微腥,味微咸。刺海马,体长15-20cm,黄白色,头部及体上节纹间的棘细而尖。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三斑海马,体长10-18cm,体背部第1,4,7节两侧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小海马,体形小,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

  200、蟾酥: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气微腥,味初短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降起,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2013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2013年卫生资格考试报名将从12月28日开始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