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
101、桑叶:叶片呈卵形或宽卵形,上表面黄绿色,可见有小疣状突起;叶脉突起,被疏毛,叶腋具簇毛。
102、蓼大青叶: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蓝绿或蓝黑色,偶可见膜质托叶鞘,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103、大青叶: 叶片展开后呈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气微,味微酸、苦、涩。
104、枇杷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下表面淡灰色,密被黄色毛茸,革质而脆、无臭、味微苦。
105、番泻叶:狭叶番泻叶小叶片多完整平坦,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略不对称,有叶脉及叶片压迭线纹(加压打包所成)。叶片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尖叶番泻叶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无叶脉压迭线纹,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106、紫苏叶:叶片为卵圆形,两面紫色,气清香,味微辛。
107、辛夷: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可见花被片9,外轮花被片3,内两轮花被片6,气芳香,味辛、凉而销苦。
玉兰: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
武当玉兰,花被片10-12-15,内外轮无明显差异。
108、槐花: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疏生白色短柔毛。槐花花萼钟状,花瓣5,黄绿色。
109、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呈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用指甲刻划时有油渗出。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萼先端四裂裂片三角形,肥厚;花瓣四片,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110、洋金花:花冠喇叭状,顶端5浅裂,裂片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纵脉纹3条,雌蕊1枚,柱头棒状,气微,味微苦。
111、金银花:忍冬花蕾呈细长鼓锤大辩论、棒状,密被短柔毛,花冠简状,先端二唇形。有清香气,味微苦。
112、款冬花:棍棒状,具有浅紫色的鳞片状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莲三朵”。将花撕开有白色丝状绵毛。气清香,味微苦而带粘性,嚼之呈棉絮状。
113、菊花:毫菊,倒圆锥形或圆简形,舌状花在外方,数层,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管状花大多隐藏。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杭菊:碟莆或扁球形,直径2.5-4cm,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结,通常无腺点。管状花较多,外露。
114、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简部细长,上部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聚呈简状;质柔软、微有香气,味微苦。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115、蒲黄: 为鲜黄色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之有润油感,易附着手指上。入水不沉,无臭味淡。
116、西红花:西红花为弯曲的细线形,三分枝,暗红色或橙红色,柱头基部窄,向上则较宽而略扁平,并内卷,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短裂缝。入水则柱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一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气特异,味微苦。
117、五味子:北五味子,圆球形或扁球形,紫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南五味子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棕色,干瘪。
118、葶苈子:南葶苈子,呈长圆形而略扁,棕色或红棕色,表面可见2条纵纹和细密网纹,味微辛并有粘性,破碎后富油性,气微。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红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可见白色小点,表面可见细微颗粒状突起,遇水粘滑性较强。
119、木瓜:为纵剖对半的长圆形,表面有多数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周边均向内卷曲,外表紫红色或棕红色,种子红棕色,形似桔核稍大,长三角形,气微清香,味酸微涩。
120、山楂:
121、苦杏仁: 呈扁心脏形。左右不对称,内有白色子叶2枚,无臭、味苦。
122、桃仁:桃仁,扁长卵形,边缘薄,气微,味微苦。
123、乌梅: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理,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味极酸。
124、金樱子:呈倒卵形,略似花瓶,外表红黄色或红棕色,全身被有突丰收的刺状棕色小点。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剥开外皮(花托)内有30-40粒淡黄色的小瘦果,内壁和瘦果均有淡黄色的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125、沙苑子:略呈圆肾形而销扁,表面光滑,绿褐色,边缘一侧凹入处具明显的种脐,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126、决明子:决明,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横切面,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小决明,呈矩圆柱形,长3-5mm,宽2-3mm,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广的浅黄色带。
127、补骨脂:呈肾形,果实表面凹凸不平,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128、枳壳:为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外表绿褐色或棕褐色,密被多数凹点状油室及微隆起的皱纹,中央褐色。瓤囊7-12-15瓣,气香,味苦而后微酸。
129、吴茱萸:略呈扁球形,裂成5果瓣,呈五角状,果柄密生黄色毛茸,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