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
51、续断:长圆柱形,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全体有明显扭曲的纵皱,质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皮部外缘呈褐色,内呈黑绿色或棕色,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52、天花粉: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白色,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小孔,纵切面可见黄色筋脉纹。无臭,味微苦。
53、桔梗: 圆柱或长纺锤形,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头),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折断面较平坦,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54、党参:党参:长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素花党参: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
川党参:长可达45cm,大条者亦有“狮子盘头”,小者根头部较小,称“泥鳅头”。
55、南沙参:呈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具1个或2个根茎(芦头),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纹,体轻,质泡,断面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56、木香: 呈圆柱形、枯骨形,表面黄棕色,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质坚实,体重,断面可见散在褐色油点,气强烈芳香,味苦辛。
57、川木香: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黄褐色,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断面油点稀疏;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58、白术: 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质坚硬,烘术断面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有裂隙,生晒术断面外圈皮部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淡棕色,略有棕黄色油点,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59、苍术:茅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黑色,断面散有黄棕色油点,无白毛状结晶析出。香气较淡,味辛、苦。
均以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60、紫菀: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气微香,味甜、微苦
61、三棱:呈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小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无臭、味淡、嚼之有麻辣感。
62、泽泻: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表面黄白色,有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颗粒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63、香附:气芳香,味微苦。
64、天南星: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有的块茎周边具球状侧芽。气微辛,味麻辣。
65、半夏:类球形,有的稍扁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66、石菖蒲:呈扁圆柱形,表面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67、百部:气微,味先甜后苦。
68、川贝母: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气微,味微苦。
青贝:扁球形或圆锥形,外层两瓣鳞叶形态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气微,味微苦
炉贝:长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气微,味微苦
69、浙贝母: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全体呈扁球形,外层鳞叶2枚,较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对合,气微,味苦。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被白色粉末。
70、黄精:鸡头黄精,头大层细,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至横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姜形黄精,分枝粗短,形似生姜,大黄精,呈肥厚块状或患珠状,每一结节有茎痕,呈凹陷的圆盘状。
71、玉竹:呈长圆柱形,粗细均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状。气微,味甘有粘性。
72、天冬:呈长纺锤形,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对光透视,有一条不透明的木心。断面角质样,气微,味甜,微苦。
73、麦冬: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状。气微,味甘有粘性。
74、知母:毛知母,呈长条状,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具紧密排列的环节,无臭,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75、山药: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齐平,粗细均匀,挺直。全体洁白,光滑,粉性足。
76、莪术:蓬莪术,呈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环形的节,断面呈灰黄色或灰褐色,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内皮层环状,黄白色维管呸呈点状。气香,味微苦而辛。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维管束点多而明显。气香浓郁,味苦而微辣。广西莪术,断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角质样光泽。气香,味微苦而辛。
77、姜黄:圆形姜黄,为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深黄色,称为“蝉肚姜黄”。质坚重,击破面深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具蜡样光泽,有点状维管束、香气特异,味辛,苦。长形姜黄,为侧生根茎,表面有明显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