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7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鉴定学辅导

  性状鉴别

  1、狗脊:(1)不规则长块状(2)表面深棕色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3)生狗脊片近外皮约2~5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4)熟狗脊片呈黑色,本质部环纹明显。微有香气,味微甘。

  2、绵马贯众:(1)倒圆锥形而稍弯曲(2)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3)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横断面有黄白色小点状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4)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3、大黄:(1)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2)黄棕色至红棕色(3)去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4)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5)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6)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4、何首乌:(1)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2)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3)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4)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5)气微,味微苦涩。

  5、牛膝:(1)细长圆柱形,(2)灰黄色或淡棕色(3)质硬脆,受潮变柔韧,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4)气微,味微甜涩。

  6、川牛膝: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7、商陆:(1)为纵切或横切的块片(2)横切片为不规则圆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3)纵切片不规则长方形,木质部呈多数隆起的纵纹(4)气微,味甘淡,久嚼麻舌。

  8、银柴胡:(1)类圆柱形,(2)表面淡黄色,有多数凹陷的须根痕点,习称“砂眼”(3)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残基,习称“珍珠盘”(4)气微,味淡、略甜

  9、太子参:(1)细长纺锤形(2)黄白色(3)质硬而脆(4)断面平坦,类白色(5)气微,味微甘。

  10、威灵仙:(1)根茎呈柱状(2)上端残留茎基(3)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黑褐色(4)质坚脆,易折断(5)气微,味淡。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棕褐色至棕黑色

  东北铁线莲:根茎上生多数细根,细长如马尾状,棕黑色或棕褐色

  11、川乌:(1)圆锥形(2)顶端有残存的茎基(3)棕褐色,有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4)横切面粉质,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开成层)(5)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12、草乌:(1)不规则长圆锥形(2)顶端常有残茎,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3)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极皱缩(4)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5)无臭,味辛辣、麻舌。

  13、附子:盐附子:(1)圆锥形(2)灰黑色,有盐霜(3)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4)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5)横切面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6)气微,味咸而麻舌。

  黑顺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表面黑褐色。

  白附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

  14、白芍:(1)圆柱形(2)表面浅红棕色或类白色,光滑(3)质坚实(4)断面角质样(5)气微,味微苦而酸。

  15、赤芍:(1)芍药根呈圆柱形(2)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3)外皮易脱落(4)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5)气微香,味微苦涩。

  16、黄连:味连:(1)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2)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3)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4)中央髓部红棕色(5)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较细小,有“过桥”。

  17、防己:(1)不规则圆柱形,屈曲不直(2)表面淡灰黄色,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3)质坚实而重,断面平坦,灰白色(3)木部占大部分,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显车轮纹状(5)气微,味苦。

  18、北豆根:细长圆柱形,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19、延胡索:(1)不规则扁球形(2)表面灰黄或黄棕色,顶端略凹陷,有茎痕(3)质坚硬,碎断面黄色,角质(4)气微,味苦。

  20、板蓝根:(1)圆柱形(2)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3)质略软而实、易折断(4)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21、地榆:地榆根:呈圆柱形,折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 长叶地榆根: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絮状纤维。

  22、苦参: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极苦

  23、山豆根:(1)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2)根呈长圆柱形,多有分枝(3)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突起的横向皮孔(4)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5)味极苦,有豆腥气。

  24、葛根:野葛根:(1)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2)切面粗糙,纤维性较强(3)质轻松(4)气微,味淡。

  粉葛:纤维性较弱,有的呈棉毛状

  25、甘草:(1)根呈圆柱形(2)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3)断面纤维性(4)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性纹理(5)气微,味甜而特殊。

  26、黄芪:(1)圆柱形(2)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3)气微,味微甜。

  27、远志:(1)圆柱形(2)表面有较密而深陷的横皱纹及裂纹(3)质脆,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4)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28、人参:生晒参:(1)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2)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3)顶端根茎(习称芦头),具不定根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4)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处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5)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1)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2)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

  白参:(1)主根表面淡黄白色(2)全体可见加工时形成的点状针刺痕,味较甜。

  生晒山参:(1)主根粗短,多具2个支根而呈人字形(2)上端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3)不定根较粗,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

  29、西洋参:(1)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2)表面有密集的环纹(3)断面淡黄白色,近形成层处色较深,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4)气微香,味微苦后甜。

  30、三七:(1)略呈纺锤形(2)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4)横切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5)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31、白芷:(1)白芷:根圆锥形(2)表面 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3)断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4)形成层环圆形,本质部约占断面的1/3(4)气香浓烈,味香,微苦。杭白芷:(1)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2)形成层环略呈方形(3)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2。

  32、当归:(1)根略呈圆柱形(2)黄棕色至深褐色(3)主根粗短,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4)质韧,断面皮部厚,有棕色油点,形成层呈黄棕色环状(5)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33、羌活: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蚕羌环节紧密似蚕,断面,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气香,味微苦而辛。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者,习称“竹节羌”。

  宽叶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大头羌”和“条羌”,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习称“条羌”;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气味较淡。

  34、前胡:白花前胡:不规则圆锥形,下部常有分枝,但支根多除去,根头部中央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部有密集的横向环纹,断面皮部约占根面积的3/5,散有多数棕黄色小油点,气芳香,味先甜后微苦辛。

  紫花前胡:根茎上端有残留茎基,无纤维毛状物,茎基周围常有膜状叶鞘基部残留,木质部占根面积1/2或更多。气芳香,味淡而后苦辛。

  35、川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可见波状环纹,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36、藁本: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体轻,质较硬,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37、防风:根呈长圆柱形,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38、柴胡:北柴胡:圆锥形,常有分枝,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表面黑褐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南柴胡:多不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39、北沙参: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粗糙,有棕黄色或白色点状皮孔和须根痕。质坚硬而脆,气特异,味微甜。

  40、龙胆: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表皮膜质,易脱落;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质部黄色易与皮部分离。

  41、秦艽:秦艽呈圆锥形,有纵向或扭曲的纵沟。根头部常膨大,多由数个根茎合着,质坚脆,气特殊,味苦而涩。

  麻花艽:类圆锥形,下部多由数个小根互相交错纠集,呈麻花状

  小秦艽: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主根通常1个

  42、徐长卿:根茎四周着生多数细长的根,香气特异,味辛,有麻舌感。

  43、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不规则的长圆柱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易剥落。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小,气特异,味微苦、涩。

  紫草(硬紫草):圆锥形,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皮部薄,易剥离。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

  内蒙紫草: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一个或多个,被粗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气特异,味涩。

  均以条粗大、色紫、皮厚者为佳。

  44、丹参:根茎粗短,根数条,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导管束,气微,味微苦涩。

  45、黄芩:呈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气弱,味苦。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46、玄参:圆锥形,有的微弯似羊角状,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断面乌黑色,具焦糖气,味甘、微苦。以水浸泡,水呈墨黑色。

  47、地黄:鲜生地: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浅红黄色,肉质,断面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极皱缩,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生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为乌黑色者为佳。

  48、胡黄连: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节间很短,形成密生环纹,顶端常有叶柄残基,密集成鳞片状,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中间有4~10个明显的黄白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央灰黑色,气微,味极苦。

  49、巴戟天:呈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断面皮部厚,易与木部剥离,皮部淡黄色,木部黄棕色,无臭,味甘、微涩。

  50、茜草:根茎呈结节状,下部着生数条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质脆,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可见多数导管小孔。气微,味微苦。

  2013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
 

  2013年卫生资格考试报名将从12月28日开始
 

   201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说明汇总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