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
第十一章 胺类药物的分析
Ch.P 鉴别盐酸普鲁卡因的方法:水解反应、IR法、氯化物的反应、芳香第一胺反应。
1. 水解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遇氢氧化钠试液即析出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继续加热,产生的蒸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加热至油状物消失后,放冷,加盐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过量的盐酸
2 IR法
3. 氯化物的反应: Ch.P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氯化物”项下的沉淀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沉淀反应:硝酸银试液、硝酸酸性,AgCl白色凝乳状沉淀。
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含有Cl-,于硫酸存在下,可被二氧化锰氧化而产生氯气(Cl2),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4. 芳香第一胺反应
即重氮化一偶合反应 用于鉴别芳香第一胺,收载于中国药典》 附录“一般鉴别试验”项下
收载于附录“一般鉴别试验”项下。
所用试剂:稀盐酸、亚硝酸钠溶液、β—萘酚试液。
现象:生成橙色或猩红色的沉淀。
本章药物的分析方法总结表
胺类药物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
1. 水解反应
2. IR法
3. 氯化物的反应
4. 芳香第一胺反应 对氨基苯甲酸
反相液相色谱法
亚硝酸钠滴定法
★ 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
★ 反应摩尔比均为1:1
★ 加入溴化钾KBr加速反应
滴定度:每1 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7.28 mg的盐酸普鲁卡因。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对氨基苯甲酸:
反相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庚烷磺酸钠为离子对试剂
盐酸利多卡因
1. 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碳酸钠碱性介质中,生成蓝紫色配合物,转溶于氯仿显黄色
2.氯化物的反应 3. IR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HPLC法
利多卡因对照品,外标法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 1.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
显蓝紫色
2. 水解后重氮化一偶合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在稀盐酸酸性溶液中,加热水解后产生具有芳伯氨基的对氨基酚,与亚硝酸钠试液发生重氮化反应,其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试液偶合显红色。
3. IR法
1.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对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为对照品。
控制有关物质对氨基酚、
偶氮苯、苯醌等 。
2. 对氯苯乙酰胺
HPLC法 外标法 《中国药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吸收系数法)
在0.4% max=257nmlNaOH溶液中,
对乙酰氨基酚制剂 (1)对氨基酚 反相HPLC
(2)溶出度的测定 紫外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普通片、咀嚼片、栓剂、胶囊及颗粒剂
2. HPLC 泡腾片、注射液、滴剂及凝胶剂 茶碱为内标
肾上腺素原料药 3. 与三氯化铁试液的反应
配位显翠绿色碱化后呈紫色或紫红色
4. 与过氧化氢试液的反应
生成肾上腺素红,显血红色 1. 酸性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2.酮体检查
酮体在310nm有最大吸收,该药在此波长几乎无吸收。
3.有关物质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非水碱量法)
所用试剂:冰醋酸溶剂、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结晶紫指示液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三氯化铁反应 需检查pH值
反相离子对-HPLC法 0.14% 庚烷磺酸钠(离子对试剂)溶液-甲醇(65:35)为流动相,ODS为固定相,检测波长280 nm(紫外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