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复习11

  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

  第七章 体内药物分析法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

  第一节 体内样品的种类

  体内样品包括各种体液和组织。主要包括血液、尿液、唾液。 最为常用的样本是血液。

  体内样品的采集时间: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不同目的确定。

  一 血样

  血样包括全血(whole blood)、血浆(plasma)和血清(serum),是最为常用的体内样品。

  1. 血样(全血)的采集

  采集后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EDTA、草酸盐、枸橼酸盐等。

  2. 血浆的制备 更为常用

  将采集的全血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 离心, 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浆。

  3. 血清的制备

  将采集的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至少0.5~1.0h,待血液凝固后,再离心,分取上清液即为血清。

  血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血浆或血清,并最好立即分析。否则,短期保存时可置冰箱冷藏(4℃),长期保存需在-20℃或-80℃下冷冻贮藏。全血未经分离时不宜直接冷冻保存。

  若待测药物在样本中易受酶或酸碱等的作用发生进一步变化,可选用的处置方法包括低温冷冻、调节酸碱度、加酶抑制剂等。

  二 尿液

  尿液浓度测定主要用于药物尿液累积排泄量、尿清除率或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以及药物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类型和速率等的研究。临床上亦可推断患者是否违反医嘱用药。

  尿液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应当与肾功能指标进行关联分析。

  测定尿液中药物浓度时应采用时间尿 。测定尿液中药物的总量时,应收集用药后一定时间内的全部尿液,进行分析。

  一 唾液

  唾液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口腔黏膜腺体分泌的黏液在口腔里混合而成的消化液。

  唾液的采集方法:尽可能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一般在漱口后15min收集,1min内大约可采集1ml。采集后应立即测量其除去泡沫部分的体积,离心,分取上清液。

  第一节 体内样品处理

  一、 体内样品处理的目的:减少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对仪器的污染和损害。

  二、 体内样品处理的常用方法

  血浆或血清需除蛋白;尿液样品常采用酸或酶水解使药物从缀合物中释出;唾液样品则主要采用离心沉淀除去粘蛋白。

  体内样品处理常用方法有:去除蛋白质法、缀合物水解法、分离纯化与浓集法、化学衍生化法

  (一) 去除蛋白质法

  去除蛋白质常用的方法包括蛋白沉淀法和蛋白分解法。

  1. 蛋白沉淀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加入有机溶剂、强酸和无机盐。

  (1)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

  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变化,使蛋白质凝聚,进而使与之结合的药物释放。

  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乙腈沉淀蛋白质为絮状,易于离心去除;甲醇沉淀蛋白则为细小颗粒状,需高速离心去除。使用乙腈或甲醇时上清液pH为8.5~9.5,使用丙酮时上清液pH为9~10。

  (2)加入强酸

  当溶液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可与酸根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7%高氯酸、5%偏磷酸。所得上清液呈强酸性(pH0~4)。

  (3)加入无机盐

  加入无机盐后,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抑制蛋白质解离,使蛋白质盐析脱水而沉淀。

  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钠及枸橼酸盐等。

  所得上清液近中性,pH为7.0~7.7。

  2. 蛋白分解法

  酶解法:枯草菌溶素 酶解法主要用于肝脏组织中药物的测定。

  (二) 缀合物水解法

  常用的缀合物水解法包括:酸水解(HCl或磷酸溶液)和酶水解(葡糖醛酸苷酶或硫酸酯酶)

  (三) 分离纯化与浓集法 ——萃取法应用最多

  三、液-液萃取法 (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乙醚或氯仿)

  常用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乙醚、三氯甲烷和正己烷。

  调节水相的pH值与待测药物的pKa值差异大于3个pH单位。中性药物大都在pH7附近萃取。

  体内样品中内源性物质多数为酸性,所以在碱性条件下用有机溶剂萃取时,内源性干扰物质相对较少。

  强极性水溶性药物采用离子对萃取法。

  四、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将具有吸附、分配或离子交换性质的大比表面积吸附填料作为萃取剂填成小柱,柱色谱分离方法。

  采用柱切换技术直接进行在线SPE(on-line SPE)纯化与富集。

  (四)化学衍生化法

  目的:1. 改变待测药物的色谱行为;2.增强药物的稳定性;

  3.改善(手性拆分)分离能力;4. 提高检测灵敏度。

  第三节 体内样品测定

  一、 体内样品测定的常用方法:免疫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多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色谱分析法多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二、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

  体内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指标有特异性、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定量下限 (LLOQ)、精密度与准确度、样品稳定性、提取回收率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系将已知量的待测药物加入到生物介质中配制的样品,用于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每个分析批均应建立相应标准曲线,并随行测定高、中、低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

  三、 应用

  1.治疗药物监测的对象

  对于治疗安全浓度范围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毒副作用强、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长期使用药效和毒性不明确、以及联合用药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通常都应当进行监测。包括部分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苷类药、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哮喘药、抗恶性肿瘤药和一些解热镇痛药。

  2.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毛地黄毒苷为内标,用LC-MS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地高辛浓度。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执业中药师西药师深度解析>>
 

  文都执业药师企业版微博隆重上线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