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调剂学辅导6

  2013年初级中药士中药调剂学辅导

  第五章 中药处方

  一、中药处方的处方原则

  1、处方:医疗和药品调剂的书面文件。

  2、中药处方:凡是载有中药商品名称、数量、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中药药剂的书面文件。

  3、中药处方的意义:技术上、法律上、经济上。

  4、中药处方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二、中药处方的类型

  1、古方:古医籍中记载。

  2、经方:经典著作中记载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普济方》、《备急千金药方》、《景岳全书》。

  3、时方:清代至今。

  4、单方/验方:独参汤、附参汤/民间流传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

  5、秘方:有一定独特疗效而不外传的处方。

  6、法定处方:《中国药典》及局部颁收载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方。

  7、协定处方

  8、医师临证处方

  三、中药处方的结构

  处方前记

  处方正文

  处方后记:包括“四签”:计价者签名、调配者签名、复核者签名、发药者签名。

  四、处方的管理制度

  1、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有处方权并将本人签名备案。

  2、除处方医师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3、处方当日有效。

  4、毒麻中药处方应造册登记。

  5、药品名称和使用剂量以《药典》标准为准。

  6、一般药品处方留存一年,毒性中药处方留存两年,麻醉药品处方留存三年。

  7、蓝色-医保处方,白色-自费处方,红色-毒麻处方,黄色-急诊处方。

  8、麻醉中药罂粟壳的使用

  职业医师考核能正确使用罂粟壳。每次处方不超过3日常用量(每日3-6克,共18克),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留方三年备查。不得单包,必须混入群药。晚期癌症患者持专用卡可大量连续使用。

  五、中药处方的常用术语

  1、药品附加术语

  ①、要求炮制类

  ②、要求修制类

  石韦、枇杷叶、金樱子去毛。

  山茱萸、乌梅肉去核。

  巴戟天、远志、麦冬去心。

  乌梢蛇去头、鳞片。

  斑蝥去头、足、翅。

  枳实去瓤。

  ③、要求产地类

  ④、要求产时类

  ⑤、要求新陈类

  ⑥、要求临时加工类

  ⑦、要求质地类

  浮水青黛、落水沉香、明天麻、空沙参、肥玉竹。

  ⑧、要求质量类

  九孔石决明、马蹄决明。

  ⑨、要求颜色、气味类

  柴丹参、红茜草、黑玄参、香白芷、苦杏仁。

  2、其它常用术语

  ①、药引

  药物类、食物类、其它类

  ②、忌口

  3、处方的脚注(旁注)

  医师在开汤剂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所加工的简明要求。

  ①、临时炮制:调剂时临时加工,如熟地砂仁拌(行气消失)、朱茯苓远志(安神)

  ②、捣碎

  种子、果实及坚硬的根及根茎类,用时多捣碎。

  苏子、砂仁、草决明,要打碎。

  黄连、大枣晒碎。

  法夏轻打碎掰。

  ③、去掉非药用部位

  ④、煎煮要求

  先煎:如石膏、龙骨。

  后下:如藿香、杏仁。

  包煎:如蒲黄、葶苈子。

  令煎:人参、西洋参。

  冲服:量重中药用量少,鹿茸。

  洋化:胶类、蜜膏类。

  六、中药处方药品的应付常规

  (一)、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

  (1)、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清炒的品种有(逢子必炒):

  谷芽、麦芽、稻芽、山楂、草果、槐花、酸枣仁、苦杏仁、王不流行、牵牛子、紫苏子、莱菔子、决明子、苍耳子、牛蒡子、芥子、蔓荆子

  (2)、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麸炒的品种有:

  僵蚕、白术、枳壳、冬瓜子、三棱、椿根皮、神曲、薏苡仁、芡实、半夏曲、苍术

  (3)、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蜜制的品种有:

  马兜铃、栝楼子(瓜蒌子)、槐角、罂粟壳、黄芪、桑白皮、枇杷叶

  (4)、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盐制的品种有:

  桔核、蒺藜、车前子、益智仁、杜仲、小茴香、补骨脂、葫芦把儿

  (5)、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醋制的品种有:

  香附、鸡内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大戟、芫花、甘遂、五味子、莪术、青皮、商陆

  (6)、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烫制的品种有:

  狗脊、刺猬皮、骨碎补、马钱子、枳实、

  龟甲、鳖甲、穿山甲——沙烫醋淬

  阿胶——蛤粉烫

  (7)、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酒制的品种有:

  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黄精、蕲蛇、水蛭、肉苁蓉、乌梢蛇

  (8)、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付煅制的品种有:

  龙骨、龙齿、牡蛎、磁石、海浮石、瓦楞子

  (9)、直接写药物的正名,付炒炭的品种有:

  地榆、艾叶、炮姜、侧柏叶、蒲黄、血余、棕榈

  (10)、直接写药物的正名,付炮制的品种有:

  附子、天南星、白附子、巴戟天、吴茱萸、厚朴、淫羊藿、肉豆蔻、斑蝥、硫黄、藤黄

  (11)、处方药名写炙,付蜜炙的品种有:

  炙生麻、炙甘草、炙百合、炙百部、炙紫苏子、炙前胡、炙紫菀、炙麻黄、炙桑叶、炙款冬花、炙橘红、炙化橘红

  牛膝:怀牛膝

  白果:银杏

  茯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云苓

  蒲公英:黄花地丁

  黄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前两者质重下行,清热大肠,后两者轻飘上行,清肺热)

  川楝子:金铃子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牵牛子:黑白丑

  金银花:忍冬、二花

  以上为常见的重要偏名。以下相对少见:

  三七:田三七、旱三七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土鳖虫:地鳖虫

  淫羊藿:仙灵脾

  马钱子:番木鳖

  佩兰:醒目草

  益母草:坤草

  千金子:续随子

  广防己:木防己

  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

  香加皮:北五加皮

  海螵蛸:乌贼骨

  蛇蜕:龙衣

  朱砂:丹砂、辰砂、镜面砂

  洋金花:曼陀罗

  夜明砂:蝙蝠粪

  望月砂:野兔粪

  骨碎补:炙申姜

  土茯苓:仙遗粮

  薄荷:鸡苏

  肉桂:桂心、玉桂

  砂仁:缩砂、阳春砂

  草豆蔻:草寇

  丁香:公丁香、紫丁香

  母丁香:鸡舌香

  伏龙肝:灶心土

  西洋参:花旗参、洋参

  2013年卫生职称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