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
第五章分光光度法
紫外光区 200-400 nm;可见光区 400-760 nm。
第一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 基本原理
不同结构的物质分子能级差不同,可产生不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一定浓度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被物质吸收的光量(吸光度A)与该物质溶液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或光路长度,L)成正比: —— 药物定量测定的依据
A = -lg ( I/I0 )= - lg T = E∙C∙L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E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
e吸收系数E有两种表示方法:C单位为“mol/L” 时,E为摩尔吸收系数,用 表示;
当C用“g/100ml”为单位时,E为比吸收系数,用E1%1cm表示。
E1%1cm的物理意义:吸光物质C为1%(1g/100ml ),液层厚度L为1cm时,在一定条件下(波长、溶剂、温度一定)测得的吸光度A。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图1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光源 紫外:氘灯或氢灯;可见: 钨灯或卤钨灯
吸收池 紫外: 石英; 可见: 玻璃, 石英
三、测定方法
1. 对溶剂的要求
2.空白对照校正 消除溶剂和容器的吸收的影响
当pH值有影响时,应将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的pH值调成一致。
3. 测定波长的检查
吸收峰的波长应在该品种规定波长的±2nm以内,以最大吸收波长 max为测定波长。
否则,应考虑供试品的真伪、纯度及仪器波长的正确性。
4. 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使吸光度在0.3-0.7间为宜
5. 仪器狭缝宽度的选择 调至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不再增大为准
♣♣四、应用
(一)鉴别 《中国药典》所采用方法:
1. max,吸收系数E1%1cm;吸光度 Al核对吸收光谱的特征参数:最大吸收波长
2. 比较吸光度比值:
3. 比较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二)杂质检查:
依据:药物与杂质的结构不同,故吸收光谱也不同。
如:地蒽酚中二羟基蒽醌的检查 。地蒽酚在432nm处无吸收,杂质二羟基蒽醌在该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规定吸光度的上下限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质的量
(三)含量测定:
1. 对照品比较法:
CX=(AX/AR)CR (1) ÞAR/AX=ECRL / ECXL =CR/ CX
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应为供试品溶液浓度的100%±10%,所用溶剂及测定条件应完全一致,
2. 吸收系数法(绝对法):
♣♣♣♣ C=A/(E1%1cmL) (2)ÞA=E1%1cm CL
对仪器须进行严格的校正和检定
(3)计算分光光度法 如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导数光普法
主要用于消除样品中干扰组分的干扰
(4)比色法(属于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吸收光谱:吸收波数在4000-400cm-1范围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红外分光光度法(Infrared Spectrometry,缩写IR)。
一、基本原理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引起的,又称为分子的振-转光谱。振动过程中,若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则相应振动为红外活性振动,产生吸收峰。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为红外非活性振动,不产生吸收峰。偶极矩变化越大,红外吸收越强,如C=O,强吸收峰。
m)m红外吸收光谱纵坐标—透光率(T%);横坐标—波数(cm-1)或波长(
(二)红外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1. 官能团区与指纹区
官能团区 4000cm-1 ~ 1300cm-1 指纹区 1300cm-1~400cm-1
1900~1650ª 最易识别的吸收峰,最受重视¾¾cm-1,羰基峰(C=O)很少与其它峰重叠,谱带强度很大
2. 典型化学键的红外特征吸收峰
P362页表5-1 典型化学键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表
3750~3000 cm-1 ¾¾羟基O-H 氢氧伸缩振动
2400~2100 cm-1 ——氰基C≡N;炔基C≡C
1900 ~ 1650 cm-1——强吸收的基团,羰基C=O 由羰基C=O伸缩振a动所引起
1670~1500 cm-1 ¾¾苯环的骨架振动。
p362页 倒数第二段例子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目前常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为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傅里叶变换型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图2 傅里叶变换型
三、测定法与注意事项
(一)测定法
非挥发性液体样品可采用纯液体或适宜溶剂稀释成溶液,置于两块盐片之间。常用盐片有KBr、KCl和NaCl。常用的溶剂是CHCl3和CS2。
固体样品常用压片法进行测定,偶尔也使用糊法或沉积为透明薄膜的方法进行测定。
(二)供试品测定与注意事项
对仪器用聚苯乙烯薄膜进行校正,以确保测定波数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分辨率符合要求。
1. 原料药鉴别:多晶现象,预处理后再绘制光谱,比对;或用对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重结晶,再绘制光谱,比对。
2.制剂鉴别:常用溶剂提取法。若制剂辅料无干扰,但待测成分的晶型有变化,此种情况可用对照品经同法处理后的光谱比对。
3. 多组分原料药鉴别 不能用全光谱比对,而是以各组分原料药的标准光谱为参照,
4. 晶型、异构体限度检查或含量测定 按规定操作
四、应用
(一)鉴别 依据:特殊性强
方法:按《药品红外光谱集》中收载的制备方法制备,再与标准图谱比较,应一致
(二)检查 依据:药物及其同质异晶杂质在特定波数处的吸收有显著差异。
主要用于检查的项目为:无效或低效晶型。
如甲苯咪唑,A晶型为低效晶型,C晶型为有效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