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
第二章 药物分析基础
第一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相关基础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1.取样:指从一批产品中,按取样规则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 的样品,供检验用。一般等量取样
①样品总件数n≤3时,每件取样;
②样品总件数3
③样品总件数n>300时,按根号N除以2+1 取样量随机取样
2.检验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判断药品是否符合要求,综合检品的性状、物理常数、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的结果全面考虑
3.记录和报告 真实、完整、简明、具体
供试品情况、检验情况
签名盖章:检验记录(检验人、复核人)
检验报告上必须有检验者、复核者和部门负责人的签章及检验机构公章)
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和中国药品检验总所编写。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从2005年版开始分为两卷出版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收载的标准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简述、仪器与用具、试药与试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记录与计算、结果判断。
实例:重量差异检查法。
◆简述: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扁形称量瓶、弯头或平头手术镊
◆ 记录与计算 重量差异限度 <0.30g,±7.5%;≥0.30g,±5.0%
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校正
1.分析天平
用于含量测定中供试品、对照品的称量和滴定液的标定等
一般分析天平有感量为0.1mg、‚0.01mg、ƒ0.001mg三种。当取样量大于100mg时,选;当取样量10~100mg时,选‚;当取样量小于10mg时,选用ƒ。
2.分析仪器
(1)旋光计 用标准石英旋光管校正
(2)pH计 用标准缓冲液校正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波长 汞灯或氘灯的特征谱线为参照或钬玻璃的特定波长校正
2)吸光度的准确度 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
3)杂散光的检查 可用1.00g/ml的碘化钠或5.00g/ml的亚硝酸钠溶液检查。
(4) 红外分光光度计
1) 波数的准确性 校正方法中所用测试样品为聚苯乙烯薄膜,绘制其红外光谱图
2)分辨率 用聚苯乙烯薄膜的红外光谱图进行检查
2.玻璃量器: 实验室常用的玻璃量器有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量筒和量杯等。
容量瓶允许误差约为容积的千分之一。容量瓶校正所需的仪器有分析天平和温度计。
移液管和滴定管校正所需的仪器有分析天平、温度计、具塞锥形瓶。
第二节 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误差
误差的定义:测量值对真实值的偏离;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按计算方法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来源不同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可正可负;有单位 = x - µ
(2)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 ;无单位;
相对误差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的比例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即可定误差,由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正或负),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根据来源可分为以下四种
1) 方法误差 用法定方法来校正
2) 试剂误差 由试剂不符合要求带来的误差,如试剂不纯等。
通过更换试剂或作空白试验测知并加以校正
3)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或求出校正值进行校正
4) 操作误差 由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2)偶然误差:即不可定误差或随机误差,由偶然原因引起的。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概率小,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正负偶然误差出现概率相同。可
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来减小偶然误差。
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
1-9均为有效数字,0 在非零数字前面是定位用的无效数字,其余位置都是有效数字; 用幂或%表示时,有效位数不能变
2.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1)四舍六入五成双 (5 后无数时)
2.0149→2.01 5.2386→5.24 4.105→4.10 1.755→1.76
即若5后还有数,不论多小,则五均要进位:3.125001→3.13" _! ]' @( h9 ]
2.不能分次连续修约:0.685349→0.6853
(3)运算中可多保留一位,最后才修约至规定位数
(4)修约标准偏差值或其他表示不确定度时,只要所需位数后面还有数字,不论大小都进位 S=0.213 S=0.22 S=0.3
3.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加减法 误差为各数字绝对误差传递的多少,可按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保留,再加减 例:0.5362 + 0.0014 + 0.25 =0.79
(2)乘除法 误差为各数值相对误差传递的结果,可按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保留,再乘除
例:0.12*9.678234→0.12*9.68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中国药典》从2000年版起收载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检验要求。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制剂中其他成分的测定以及溶出量的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
一、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有:
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1.准确度
定义:该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回收率(%)来表示。(1)(2)
2.精密度
(1)定义: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SD)或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表示。 (3)(4)
(2)RSD越小,测定结果越集中,精密度越好。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前提,但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 精密度好,准确度也高。
(3)精密度三种表示方法:
*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同人、仪器、时间
可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分别制备3份供试液测定;或制备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溶液6份,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中间精密度 同室,但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不同仪器设备测得结果的精密度。
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影响 。
*重现性 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
3.专属性
在其他组分(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分析方法准确地测出待测组分的特性。
4.检测限
定义:在规定实验条件下所能检出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1)目视法 非仪器分析法
(2)信噪比法:为仪器分析法:把低浓度样品信号与空白样品信号比较,按信噪比3:1或2:1时 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5.定量限:样品中被测组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般以信噪比10:1时的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定量限
6.线性: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和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量)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7.范围:在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分析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适宜检测范围
原料和制剂含量测定 范围为测试浓度的 80%~120%
含量均匀度检查 70%~130%
溶出量的测定 限度的±20%
同时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时,范围为杂质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的+20%
8.耐用性 : 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其影响的承受程度。
不同检验项目对效能指标的要求
(1)鉴别 需检查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
(2)杂质检查
1.)限量 仅需专属性 检测限 耐用性
2)定量 仅不需检测限
3)含量与溶出度测定 仅不需检测限 定量限
所有检验项目均需检查专属性和耐用性
二、验证示例
1.鉴别 化学鉴别法:验证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
IR法:验证方法的专属性。
2.检查
(1) 溶液的澄清度 杂质限量检查
(2) 游离水杨酸 HPLC法 属杂质定量测定,需验证专属性、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限、线性与范围、耐用性。仅不需验证检测限。
(3) 溶出度 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测定用HPLC法,验证专属性、准确度与精密度、线性与范围、耐用性。仅不需验证检测限和定量限。
溶出度限度为标示量的80%。
3.含量测定
(1)酸碱滴定法 阿司匹林原料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方法学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与精密度、耐用性。
(2) HPLC法 阿司匹林片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方法学验证内容包括专属性、准确度与精密度、线性与范围、耐用性。仅不需验证检测限和定量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