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外科主治医师:骨转移瘤的局部治疗

   201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骨转移瘤的局部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骨转移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骨转移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脊髓压迫和疼痛,非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确切的疗效。范顺武等对89例骨转移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认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术式,手术治疗骨转移瘤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在合适的情形下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骨转移瘤的手术也同样有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和内固定松动等,因此在决定手术前应熟悉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些因素:1.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通常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预后最好,其次是乳腺癌,而肝癌、肺癌差;2. 原发肿瘤是否得到根治或广泛切除,及对化疗、放疗的敏感程度;3. 原发肿瘤是否找到。原发肿瘤不明者,常因为原发肿瘤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而影响骨转移瘤的疗效;4. 转移瘤的部位、数量及有无合并其他器官转移。Yamashita等将全身骨骼分成三区:中心区(胸、腰椎和肋骨)、中间区(颈椎、颅骨、骨盆和骶骨)及周围区(肩胛骨、股骨、肱骨和锁骨),并认为乳腺癌骨转移相应可分为三期,Ⅰ期仅局限于中心区骨骼,Ⅱ期中心区加中间区骨骼受累,而Ⅲ期则三区均受累及,属终末期;5.影像学改变,与原发肿瘤一样,X线片示溶骨破坏、边界不清者预后差,而肿瘤边界清晰有硬化带说明肿瘤进展慢,预后相对较好。 外语学习网

  1.肢体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适应症:(1)肢体骨病理性骨折;(2)X线片示大于50%的骨皮质被破坏;(3)股骨转子部的骨缺损超过2.5厘米;(4)放疗后仍有应力性持续性疼痛,且估计患者生存期可超过6周者。Mirels综合骨转移瘤的部位、疼痛程度、破坏的性质及大小等情况,对濒临病理性骨折的骨转移瘤进行定量分析(表1)。评分≤7分时骨折可能性较小,可行非手术治疗。如评分≥8分时,则骨折可能性较大,应先做内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然后再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灶范围,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我科采取阵列式微波天线插入灭活,骨水泥加异体骨粉重建术(详见骨肿瘤手术学)。另外也还有其他的手术方法,在骨转移灶切除的前提下,可行交锁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采用长柄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子部骨折用Gamma钉、Zieke钉或重建针内固定,也可采用Rechard针内固定。

  表1 骨转移瘤濒临病理性骨折评分表

  项 目 1 分 2 分 3 分

  部位 上肢 下肢 股骨转子部

  疼痛 轻度 中度 重度(功能影响)

  破坏 成骨性 混合性 溶骨性

  大小 1/ 3 1/ 3~2/ 3 2/ 3

  2.骨盆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骨盆是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我科采取阵列式微波天线插入灭活,骨水泥加异体骨粉重建术(详见骨肿瘤手术学)。Harrington根据髋臼病损部位,进行分型,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Ⅰ型:髋臼顶和内侧壁完好,髋臼下及前后方破坏缺损,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可用骨水泥堵塞。Ⅱ型:髋内侧壁缺损,先用骨水泥金属网填充缺损区,再通过金属杯将应力引至髋臼缘,然后在安装髋臼假体。Ⅲ型:髋臼外缘及髋臼顶缺损,可用骨水泥填充缺损区,多枚斯式针呈扇形自髋臼外缘打入正常骨质,将应力引到正常骨质。Ⅳ型:髋臼广泛破坏,肿块能被完整切除而获得治疗者,可选用内半骨盆切除,大部分患者能扶单拐行走。

  3.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目的:

  (1)稳定脊柱,解除肿瘤或骨折块对脊髓的压迫;(2)切除转移瘤,虽不能达到根治切除,但大块肿瘤的切除能增加转移瘤周围卫星灶对放疗的敏感性;(3)明确病理诊断,特别对原发灶不明的肿瘤,能指导进一步检查和治疗;(4)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脊柱转移瘤的手术适应症:(1)脊柱不稳:X线片示椎体有压缩性骨折或中后柱有骨质破坏;CT示骨小梁严重破坏,有压缩性骨折倾向;站立和活动时疼痛加重,而不能行走者。(2)疼痛经放疗后不能缓解者,或放疗、化疗后反复或继续加重者。(3)进行性脊髓或神经功能受损者。(4)原发肿瘤不明或组织病理诊断不明,在冰冻活检的同时施行手术。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肿瘤主要位于棘突、椎板、椎弓根,压迫来自后方,或连续2个以上椎体受累则选择后方入路为好;若压迫来自前方,则应前方入路。但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在减压后应以坚强的内固定,内固定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人工椎体、内固定器械加骨水泥等。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缓解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减轻肿瘤对脊髓的压迫等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延长生存期作用不大。骨转移瘤的放疗可采用少次数、大分割剂量放疗及常规剂量放疗,二者各有利弊。前者一般采用25~30Gy∕7~10d,这种方法快速、方便、经济,适合于行动不便者,但疼痛缓解时间较短;后者一般采用40~50Gy∕4~5周, 这种方法疗程较长、费用较高,但疼痛缓解期长,适合于行动方便者。目前多综合两种方法之优点,采用30Gy∕2周。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肿瘤外科的发展,对骨转移瘤治疗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骨科医生在全面了解掌握骨转移瘤概念的基础上,对合适的骨转移瘤病例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方法,并严格地遵循肿瘤综合的治疗的原则。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