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辅导
第六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一、定义与分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注射液 2、混悬型注射液 3、乳浊型注射液 4、注射用无菌粉末
二、注射剂特点:作用迅速可靠、适于不宜口服不能口服病人,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三、注射霁剂质量要求:1、无菌 2、无热原 3、澄明度 4、安全性 5、PH :4-9 ;6、渗透压
四、注射剂给药途径:1、静脉 2、脊椎腔<10ml 3、肌内<5ml 4、皮下1-2ml 5、皮内<0.2ml
第二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用水:药典规定: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蒸馏制得的水,无热原。内毒素<0.5EU,PH5.0-7-0
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由磷酯、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具有强热原活性。
1、高温破坏 2、被吸附 3、滤过性 4、不挥发性 5、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
注射用水制备方法:1、蒸馏法:我国法定方法,用一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即已纯化过的水。
小量生产:塔式蒸馏器;大量生产:多效蒸馏器
2、反渗透法:设备简单,节省能源和冷却水。美国药典收载。
二、注射用油:芝麻油、大豆油、茶油 避光
要求:无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10℃澄明。符合碘值、酸值、皀化值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1、水溶性非水溶剂:乙醇、甘油、1,2丙二醇、PEG300、400 一般都<50%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1、P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磷酸缓冲液。
2、表面活性剂:Tween 80,泊洛沙姆188,卵磷脂,作为增溶、润湿、乳化。
3、助悬剂:明胶、MC、CMC-Na,用于混悬型注射剂。
4、延缓氧化的附加剂:焦亚硫酸钠(酸性)、亚硫酸氢钠(中性)、硫代硫酸钠(碱性)、EDTA、CO2
5、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6、局部止痛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
7、抑菌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 静脉、脊椎不得加抑菌剂,一次>5ml 慎加
8、其他:稳定剂、填充剂、保护剂
第三节 注射剂的制备
一、注射剂的工艺流程与环境要求:1、无菌无热原 2、澄明度
二、注射剂的容器及处理:耐酸碱,为中性,膨胀系数小,熔点低易熔封。
玻璃容器处理:
1、安瓿:耐酸性、耐碱性和中性检查,我国规定用刻痕色点易折安瓿。
洗涤:蒸瓶和清瓶,灌入纯水100℃ 30min,提高化学稳定性。
①甩水洗涤法:5ml以下 ②加压气水喷射洗涤法:10ml以上
③干燥或灭菌:一般:120-140℃烘箱干燥,电热红外线隧道式烘箱;无菌:180℃干热
2、小玻璃瓶:洗瓶机刷洗,再用注射用水冲洗,160-170℃2-4小时干热灭菌。
3、大玻璃瓶:(1)重铬酸钾清洁洗涤:旧瓶或长期未严封的新瓶
(2)碱液洗涤:能消除细菌和热原,适于新瓶及洁净度较好的瓶。
(3)水洗:新瓶出炉立即密封待用,用注射用水冲洗即可。
三、注射液的配制:(一)、投料 (二)、配液 :浓配、稀配(多数、需无澄度问题)
四、注射液的滤过:1、垂熔玻璃滤器
2、微孔滤膜滤器:0.65-0.8um滤膜,作一般注射液精滤。0.22um 0.30um无菌
五、注射液的灌封:
六、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流通蒸汽(热不稳)、热压灭菌(一般)、干热灭菌(油为溶剂)
七、注射剂的质量检查:装量、澄明度、无菌检查、热原或内毒素
第四节 输液
一、质量要求:1、除无菌外,需无热原。 2、PH值尽量与血浆的PH值相似
3、渗透压为等渗或稍偏高渗 4、不得添加抑菌剂 5、澄度应符合要求
二、输液的制备:一般用浓配,配制药液至灭菌4h内完成。
三、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
1、 冰点降低法:
2、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五、输液的种类:1、电解质输液: 2、营养输液 3、血浆代用品
葡萄糖注射液:主药、1%盐酸(减少聚集,除去沉淀),一般PH3.8-4.0 ,灭菌后冷水立即降温
右旋糖酐注射液:主药、氯化钠,加活性碳除热原,112℃ 30min 。粘度大,较高温度下滤过
静脉用脂肪乳剂:主药、大豆油、甘油(渗透压调节剂),旋转式热压灭菌121℃ 15min。4-10℃
注射液举例:
VC注射液:维生素C、碳酸氢钠(调PH)、亚硫酸氢钠(抗氧剂)、EDTA。100℃流通灭菌15min
已烯雌酚注射液:主药、苯甲醇、油溶液,150℃干热灭菌。
第五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及冻干制品
一、注射用无菌粉末:关键是原料药的精制,应通过精制达到无菌要求。乙醇作为重结晶溶剂。
二、注射用冻干制品:应在低共熔点或玻璃化温度以下10-20℃,1、预冻 2、升华干燥、3、再干燥
出现的异常现象:1、含水量偏高 2、喷瓶 3、产品外观不饱合或萎缩成团粒
注射用阿糖苷:主药、5%氢氧化钠(调PH值),活性碳,G6或微孔滤膜除菌,冷冻干燥无菌下熔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