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市将启动公务员聘用制试点。按照计划,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原则上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差、应聘人选来源较少、专业适用面较窄或招聘机关已经掌握应聘情况的紧缺急需高层次职位或领导职位,可以采取直接选聘的办法。公务员聘任制实行合同制,到合同期满时不再享受公务员编制和相关福利。这就意味着郑州今后将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让一“聘”定终身的公务员,变成“合同工”。(9月17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是继2007年深圳进行公务员聘用制改革尝试以来,对公务员聘用制的又一次尝试,标志着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该制度的可行性与勃勃生机。对公务员由来已久的“铁饭碗”进行挑战,显示出我国着力进行公务员体制改革探索的决心,彰显了我国公务员制度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高效发展要求的灵活性,对于优化公务员队伍、提高执政效能、提升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聘用制唤起忧患意识,提高责任感与危机感,提升执政效能。长久以来,公务员以其稳定的突出特点被称为“铁饭碗”。许多人认为只要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了编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逸豫的思想必然催生工作上的滞后性和不作为,这是导致政府执政过程中各种问题矛盾的重要原因。而实行聘用制,是对中央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号召的贯彻落实。它从源头着手,将深藏于制度保护伞下的公务员暴露于竞争中,在保证平等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接受组织考核、群众评议监督,从而增强公务员忧患意识、激发积极性与向上动力,促进公务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素质。同时形成一定的“鲶鱼效应”,激发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水平,提高政府执政效能。
其次,聘用制简化人事管理,精简人员机构,降低用人成本。此前,公务员的“终身制”成为了人事调整,精简公务员队伍的难题。许多人在机构调整或是职能改变中不再适应新岗位要求,或是因为自身原因工作懈怠,不再胜任当前工作,而“终身制”使得人事部门不得不为这部分人员负责,这样必定会给政府带来极大的财政及管理负担。而聘用制的实行建立起像企业那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公务员聘用制,让机关能够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聘用合同(比如在聘用年限、解聘条件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规定),具有更好的前瞻性和可控性,使机构能够按照最佳模式发展,免去了繁杂人事调配的后顾之忧。
最后,聘用制灵活用人方式,引进特殊及高端人才,优化队伍构成。选聘制及协议工资制是对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的创新性尝试。其中选聘制规定,除了按照一般公务员招考程序聘用的人员以外,“对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差、应聘人选来源较少、专业适用面较窄或招聘机关已经掌握应聘情况的紧缺急需高层次职位或领导职位,可以采取直接选聘的办法聘用。”这就弥补了公务员招考主要针对主流人才的不足,让更多特殊人才能享受到参与社会管理机会,充实了公务员队伍;同时协议工资制度为机关聘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增加了行业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各领域高端人才参与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的规划、研究和决策水平。
公务员聘用制是公务员体制改革的一大闪光点,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组织发展的大方向。然而,聘任制要打破公务员“铁饭碗”神话,继续推广深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考核机制上;要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公务员进行考核,防止聘用合同成为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