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备考辅导

更多

考研政治强化通关800题节选:思修部分(2)

  道德修养

  本单元考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材料分析题可能性都很大。2012年考研本单元内容命制分析题可能性很大,需引起考生重视。本单元共包括三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考查重点: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考查重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有序公共生活的作用,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考查重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爱情本质;《劳动法》、《公务员法》《婚姻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称之为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3.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4.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6.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诚实守信 C.明荣辨耻 D.为人民服务

  8.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A.个人主义为原则 B.集体主义为原则

  C.实用主义为原则 D.享乐主义为原则

  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

  A.诚实守信为重点 B.崇尚科学为重点

  C.艰苦朴素为重点 D.文明礼貌为重点

  10.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 )

  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D.“利己不损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 )

  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的有( )

  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社会道德体系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3.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

  4.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6.下列选项中,对社会主义道德及建设的正确理解有( )

  A.社会主义道德是对我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只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

  7.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容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A.集体主义会束缚个人,限制“个性”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

  C.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

  8.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

  A.道德观的一个重要部分

  B.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D.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和表达

  9.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

  A.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C.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10.我国古代注释家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这个解释表达的意思有( )

  A.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

  B.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唯一途径是道德教育

  C.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D.道德品质是个人在一次两次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

  三、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列宁主张以“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新准则、新道德、新劳动态度来代替几千年私有制条件下形成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旧准则、旧道德和旧劳动态度。

  斯大林提出:“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应当有不可调和的对立。不应当有这种对立是因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定个人利益,而是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毛泽东认为:“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邓小平也指出:“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层次。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多帮人民做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材料2

  雷锋生活工作过的鞍钢矿业公司一名矿山公路管理员郭明义,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排解困难,化解矛盾,给数百个无助家庭带来新的希望。连日来,郭明义爱心之旅创造的一个个爱心奇迹,在鞍山广为传颂,在成千上万民众中激起了和谐洪流。

  今年52岁的郭明义一直是人们眼中的活雷锋,几十年来,他热心关爱身边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据鞍山市中心血站统计,从1990年起,郭明义坚持无偿献血,个人累计献血量折合达到6万毫升。一个成人体内的总血量平均只有6200毫升,这一数字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以抢救一个病人平均需要输血800毫升计算,郭明义的献血量可以挽救75个危重患者。

  材料3

  幸福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郭明义的幸福观就是助人为乐,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的幸福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追求幸福,通过奉献和付出,通过爱心和善举,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获得人生的美满。

  问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呼唤雷锋精神,强调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2)结合材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如何在全社会弘扬郭明义助人为乐的幸福观。

摘自《201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通关800题

       进入考试书城购买

 

   **各地文都均有销售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认识功能的概念。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可以通过善恶观念来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从而使人们认识道德必然性和各种利益关系,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功能。道德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认识功能具体内涵。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名言名句。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名言名句。

  7.【答案】D

  【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8.【答案】B

  【解析】参阅上一题。

  9.【答案】A

  【解析】参阅上一题。

  10.【答案】A

  【解析】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的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因此A、B、D选项正确。C选项观点错误。原始社会也有道德。迄今为止,人类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2.【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项正确。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项正确。③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D选项错误,其他为正确选项

  3.【答案】BCD

  【解析】本题和上一个题目考查同一考点----道德的本质。A项观点错误。

  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社会作用。A、B、C、D四项均符合题意。除此之外,道德的社会作用还有:①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5.【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B、C、D四项均符合题意。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还有:①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②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6.【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和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A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方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C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诚信为重点。B项错误。D项观点错误,社会主义道德是对全体人民的道德要求。

  7.【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集体主义内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B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C项符合题意。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做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是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因此D项观点错误。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A项观点错误。

  8.【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荣辱观的内涵。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C项正确。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9.【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A、B、C项正确。D项观点错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10.【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品质的内涵。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的执着践履。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B项观点错误。除了道德教育外,还可以通过个人自觉的修养,即“自律”来培养品质;D项观点错误。道德品质不是个人在一次两次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而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A、C两项正确。

  三、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其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体利益的兴衰成败与个人利益的大小得失,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其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做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其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答案要点】

  (1)第一,(理论依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第二,(现实基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这一点说明,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2)郭明义作为鞍钢矿业公司一名普通矿山公路管理员,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排解困难,化解矛盾,给数百个无助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的事迹再次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我们每个人都能立足岗位,服务他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指人们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并为此感到极大的幸福和满足的一种道德情感。它的最大特点是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它要求人们把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作为崇高的道德义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助人为乐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的表现。

  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是雷锋精神的接力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力弘扬。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追求纯粹”的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就要学习他“善小而为”的道德品格,坚持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在岗位做贡献、为社会送温暖,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建设者;就要学习他“甘当矿石”的奉献精神,自觉投入到时代进步的熔炉中,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摘自《201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通关800题

       进入考试书城购买

 

   **各地文都均有销售 **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