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2年中医助理医师妇科学辅导:痛经的辩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暗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暗而有瘀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暗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湿热瘀阻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素常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方: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苡仁、败酱草或银甲丸。

  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主方: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肾气亏损证

  主要证候: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暗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主方: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