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考研资讯

更多

上周末河南12万学子参加“史上最严考研”

  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10日讯 郑州晚报报道: (晚报记者 张竞昳 )本周末,河南12多万名考生参加了今年全国第一次大考——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金属探测器“搜身”、无线电探测仪覆盖考点、试行“一题多卷”……今年考研,我省采取多项措施防范作弊,被不少考生戏称为“史上最严考研”。

  考生比去年增加近1万

  今年,我省考生比2011年增加了9306人。跟往年一样,今年的考研大军中,仍不乏“酱油党”的身影。

  新浪微博发起了一项“你为考研准备了多长时间”的调查,截至昨日下午5点,有近4000名参与者选择了“不到3个月”这一选项,占32%,排名第一;49%的考生对每一科都没有把握。

  昨天下午,河南农业大学考点,不少考场有缺考现象,“我前边的男生,昨天来考试了,今天没见他来,可能是前两科发挥得不太好吧。”考生小韩说,自己并没有为考研准备太长时间,只是试试看,在她看来,考研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考一次研,感觉有点儿缺憾。

  跟那些考着考着放弃的考生不一样,市场营销专业的杨笑只参加了专业课的考试,“英语、政治都没怎么复习,书都没翻完,不想受打击,今年先体验一下专业课,打算明年再考一次。”

  “一题多卷”防作弊

  为了防止作弊,今年全国首次试行“一题多卷”的考试方式,也就是说,同一科目、多种试卷、卷面格式不固定、不统一。我省也在试行范围内。

  “‘邻居’的卷子可能跟我的完全不一样,偷瞄是不可能了。”不少考生走出考场后感慨着考试制度的严厉。

  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说,“一题多卷”意味着考生的考题即便是同一科目,也可能出现多种试卷。

  “这不同于以往的A、B卷,一个考场只有题目相同、题序不同的两种试卷,今年,一个考场可能有多种试卷。”

  为了防止替考,今年我省还首次使用身份证识别仪覆盖全省各个考点。

  成绩2月下旬陆续公布

  “考题太活了,背的东西都不管用,我全凭日常积累临场发挥的。”以往总被考生认为是死记硬背的政治科目,今年则灵活了不少,这让不少死记硬背的考生吃了经验的亏。

  1月7日开考的第一科目就是政治,不少考生表示,今年的政治考试题与时事结合紧密,偏向实用,形式灵活,如“天宫一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国家形象”、“个税提高”等热点事件都有出现,“题目看着不难,但是不容易回答,很考能力。”

  根据历年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推算,今年,考研初试成绩预计会在2月中下旬陆续公布。

  按照惯例,复试工作将在每年3至4月陆续展开。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