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山水画的构图、笔墨、造型、意境及创作理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山水画技法,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山水画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
三、教具准备
照相机、多媒体照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钱塘湖春行》诗句朗读,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感悟诗中美景。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描绘。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什么是中国山水画
教师出示中国山水画作品。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山水画?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以水墨或水墨线条为根本元素,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中国山水画
(二)情景交融的意境
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提问:哪位同学分析一下《寒江独钓图》描绘的什么内容?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画中一叶扁舟,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
提问:进一步思考其用了什么创作形式?
教师总结:在这幅画上,作者正是这样处理的,他着力描绘垂钓者的凝神专注神态,和几条淡淡的轻柔起伏的水纹,来引起观者的想像,使空白不再是虚无,而给人以茫茫江水,悠悠天空的印象。中国画家称之为“计白当黑”。
提问:体现了什么情感?
教师总结: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寒江独钓图》创作与这首诗有关,这就是诗意画,欣赏这一诗一画,可以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三)学习山石的画法
画山石的步骤:教师范画:
(1)勾,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关系勾勒出来,它起到撑起骨架的作用。用笔要肯定、果断、有力。
(2)皴,体现对象的质性。表现出物体的体积。
(3)擦,运用擦笔须不见笔,显出的墨色“松”而“毛”,可达到苍茫的效果。它的作用是补勾、皴的不足,或使皴笔浑成,增加过渡墨迹。
(4)染,皴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画之物。
(5)点,也称点苔,它可用于表现草苔之类附生于石、树身上的小植物,或远山(远景)的小树;或提醒画面,使之更趋精神。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为诗作画,尝试表现一幅山水画作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每个小组内评选一幅优秀作品,将作品展示在作业展示板上,开一个小型作品展览会。请一些小评委评一评,哪一组是最佳合作小组?请小作者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请同学们评议。
联系山水风景与绘画作品,教师提议学生利用课余闲暇时间用宣纸尝试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发起对山水画的爱好,用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传承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五、板书设计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山水画技法:勾、皴、擦、染、点
更多教师资格最新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