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历史文化素养这一节需要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一、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1.古埃及的科学技术
古埃及的农作物主要包括大麦、小麦、胡萝卜、葱、蒜、黄瓜等,水果包括葡萄、椰枣、无花果等。
古埃及人从尼罗河的周期性涨落和太阳与天狼星的运行规律入手.较为精确地测定了回归年的长度——365天。
古埃及人掌握了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面积以及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古埃及人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规模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代表性建筑就是法老胡夫的大金字塔。
2.两河流域的科学技术
两河流域的人们拥有了发达的天文学,开始能够区分恒星和行星。
巴比伦人的代数学比较发达。他们能用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但在几何方面相对薄弱。他们把圆周率定为3或3.125。
两河流域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玻璃的地区,玻璃加工成型的方法主要有型芯法、模压法、模烧法。
两河流域北部的赫梯人是最早开始冶铁的民族,他们利用铁矿石和木炭反应首先获得海绵状的铁,然后经反复锻打使其致密并除去部分杂质.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铁器。
3.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古希腊的天文学理论性强,体系也完整,测算方法也达到了古代的高峰。它对后世的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提出了“杠杆原理”和“力矩”的概念等,被称为“力学之父”。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提出毕达哥拉斯定律(勾股定律)。
欧几里得,著有《几何原本》,奠定了欧洲数学的基础,被称为“几何之父”。
二、近代科学主要成就
类别 | 时间 | 代表人物 | 成就 | 意义 |
天文学 | 16世纪 | 哥白尼(波) | 日心说 | 动摇了神学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 |
16世纪 | 开普勒(德) | 开普勒三大定律 | ||
16世纪 | 伽利略(意) | 用望远镜证实日心说,比萨斜塔两铁球实验 |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 |
哲学 | 17世纪 | 培根(英) | 实验法、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 | 资产阶级唯物论哲学和实验科学的创始人 |
物理学 | 17世纪 | 牛顿(英) | 发现万有引力,建立牛顿力学体系 | 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 |
19世纪 | 奥斯特(丹) | 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 ||
19世纪 | 法拉第(英) |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建立电磁学.为人们打开电力时代的大门准备了条件 | |
19世纪中期 | 麦克斯韦(英) | 建立电磁学理论 | ||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 | 伦琴(德) | 发现放射现象 | ||
居里夫人(法) | 发现镭 | 使认识深入微观世界 | ||
爱因斯坦(德) | 提出相对论 |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 ||
20世纪 | 玻尔(丹麦)、海森堡(德)等 | 量子力学理论 |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 |
化学 | 17世纪 | 波义耳(英) | 把化学实验方法引入军事封建性帝国 | |
18世纪末 | 拉瓦锡(法) | 否定“燃素说”,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 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 |
19世纪初 | 道尔顿(英) | 建立科学的原子论 | 确立了物质的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 | |
19世纪初 | 阿伏伽德罗(意) | 提出分子概念 | 促使化学迅速发展 | |
19世纪60年代 | 门捷列夫(俄) | 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 | 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 | |
生物学 | 17世纪早期 | 哈维(英) | 建立血液循环学说 | 现代生理学的起点 |
19世纪早期 | 施莱登(德)、施旺(德) | 细胞学说确立 | 推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发展 | |
19世纪中期 | 达尔文(英) | 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物种起源》 | 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 |
19世纪60年代 | 巴斯德(法) | 研究微生物的类型、营养、繁殖、作用等 | 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 |
19世纪60年代 | 孟德尔(奥) | 豌豆实验.发现遗传规律 | 现代遗传学之父 |
1.第一次科技革命
(1)天文
1781年,英国赫歇尔发现天王星。1846年,德国加勒发现海王星。
(2)物理、化学
1752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揭示雷电本质。1756年.俄国罗蒙诺索夫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1765—1787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纱机的动力。
1777年,法国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1800年,意大利伏特发明伏特电堆。英国赫歇尔发现红外线。
1820年,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22年.法国安培提出安培定律。
1826年,德国欧姆提出欧姆定律。
1827年,英国布朗观察到分子的布朗运动。
1831年,英国法拉第、美国亨利各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法国皮克西兄弟发明世界第一台磁电式发电机。
1834年,英国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
1840年,英国焦耳提出电热定律,开始精确测定热功当量,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定律。德国迈尔第一个发表能量守恒定律。
1842年,奥地利多普勒发现多普勒效应。1848年.英国开尔文建立绝对温标。
1865年,英国麦克斯韦推断电磁波的存在,断定光是一种电磁波。(3)生物
1829年,法国盖.吕萨克首次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1838--1839年,德国施旺、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奠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
1863年,俄国谢切诺夫提出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神经的反射活动。
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1865年,奥地利孟德尔提出遗传学两大基本定律。
2.第二次科技革命
3.(1)航天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1924年4—9月,美国DWC飞机编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飞行。
(2)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白激发电机,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提出化学元素周期律。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1877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1880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狭义相对论,带来了物理学的巨大变革。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即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32年,德国科学家诺尔和鲁斯卡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图灵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3)生物
1868年,瑞士米歇尔发现核酸。1881年。法国巴斯德开创免疫学。1882年,德国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4)其他
1900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掀起心理学的革命。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航天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2)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在美国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72年,CT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1991年.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环球网(万维网)正式露面,从此以后,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3)生物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67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78年,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呱呱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2003年,中、美、日、英、法、德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