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7药学专业知识二备考:吸入气雾剂中的药物吸收

  距离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相信各位考生朋友已经进入到紧张忙碌的备考复习当中了,文都网校小编搜集了一些关于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的备考资料,希望能在备考之路上助大家一臂之力。

  吸入气雾剂中的药物吸收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吸收

  人的呼吸系统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构成。肺泡是人体进行气一血交换的场所,也是药物在肺部吸收的主要部位。其数目估计达3亿~4亿,总面积可达100~200m2.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紧靠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且血流量大),细胞壁或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0.5~1 μm,因此药物到达肺泡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由于肺部具有巨大的可供吸收的表面积和十分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从肺泡表面到毛细血管的转运距离极短,因此药物在肺部的吸收是非常迅速的。不仅如此,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肺部对那些在胃肠道难以吸收的药物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给药途径。如大分子的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很差,但在肺部却能有较大的吸收,而且由于肺部的酶活性较胃肠道低,也没有胃肠道那么苛刻的酸性环境,因此肺部给药已经引起人们的更大关注。在肺部吸收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性质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必须能溶解于呼吸道分泌液和肺泡液中,并对呼吸道无刺激性。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度与药物分子量及脂溶性有关,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吸收快;分子量大的糖、酶、高分子化合物等则难以通过肺泡囊吸收。脂溶性药物经脂质双分子膜扩散吸收,少部分由小孔吸收,故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速度也快。若药物吸湿性大,微粒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微粒会聚集增大,妨碍药物吸收。

  2.药物微粒的大小气雾剂喷出的药物微粒大小不同,在呼吸道各部位沉积的位置也不同。吸人气雾剂的微粒沉积主要受重力沉降、惯性嵌入和布朗运动三种作用的影响。较粗的微粒因重力沉降,大部分落在鼻腔、咽喉、气管及分支处,因而吸收少;当鼻腔、咽喉、气管及分支处的气道突然改变方向时,则粒子易成惯性嵌入。如果微粒太细,则进入肺泡囊后大部分由呼气排出。具有布朗运动的微粒其粒径约为0.51μm,主要沉降在肺泡囊内,因此吸入气雾剂的药物微粒大小应控制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吸入气雾剂的雾滴(粒)粒径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为51μm以下。

  另外,吸入气雾剂的微粒沉积还与呼吸量及呼吸频率有关,通常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而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以上就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的备考资料,大家都掌握了吗?考试,靠的是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想要临时抱佛脚或是走捷径的考生朋友一定要及时打消这个念头。复习,就从现在开始,暂时的放下休闲娱乐,投入到复习当中吧。在这里,文都网校预祝大家能在2017执业药师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课程推荐
特训系列协议系列
2017年执业西药师特训通关班2017年执业西药师协议通关班
2017年执业中药师特训通关班2017年执业中药师协议通关班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