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分值占比最多的科目,中医内科学有哪些是常考的知识点呢?文都网校医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本文是关于:和解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的,希望对大家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有帮助。
和解法是通过调和、协调的方式治疗表里间、脏腑间病变的治法,又称和法。和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应用也很广泛,习惯上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视为和法的应用范围。
1.适用范围
(1)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薄,脉弦等。
(1)调和肝脾适用于肝脾不调,情志抑郁,胸闷不舒,胁肋疼痛,脘痞食少,腹泻等证。
(2)调理胃肠适用于胃肠功能失调,寒热夹杂,升降失司而出现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或肠鸣泄泻等证。
2.注意事项
(1)凡病邪在表未入少阳、邪已人里之实证及虚寒证,原则上均不宜用和法。
(2)邪人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但有偏表偏里,偏寒偏热之不同,临证宜适当增损,权变用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7年中医内科学辅导资料:和解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了解更多考试资讯,欢迎关注文都网校医师资格频道>>
热点聚焦 | |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西医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