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时间为八月份,现在正是复习的黄金时间,各位朋友是不是准备好了呢?为方便大家有效复习,文都网校医师资格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中医助理考试辅导资料,快来学习吧!
(一)口渴与饮水
注意从三方面来问诊和判断:
①渴与不渴:不渴,为津液未伤。多为寒证、湿证等;口渴,为津液耗伤,多为热、燥、汗吐下太过等。若水湿内停,气化受阻,也可见口渴。
②喜冷喜热:喜冷,为热盛伤津;喜热,为寒湿阻滞。
③能饮与不能饮:需结合前两者共同判断。
口渴欲饮——津液损伤——燥证、热证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多因燥邪伤津所致。
口干微渴,发热,脉浮数者,多见于温热病初期,邪热伤津不甚。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出者,为里热炽盛,津液大伤的表现。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者,是阴虚津亏表现。
口渴而多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者,属消渴病。
渴不多饮——水津气化功能障碍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者,多由痰饮内停所致。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瘀血的表现。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脾胃虚弱、湿邪困脾
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的保护性反应。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者,多因湿邪困脾所致。
2.厌食——食积、湿热
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者,为食滞胃脘。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者,为湿热蕴脾。
厌食油腻,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者,为肝胆湿热。
3.消谷善饥——胃火炽盛,腐熟太过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者,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饥不欲食,兼脘痞,干呕呃逆者,多属胃阴虚证。
(三)口味
1.口淡
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
脾胃湿热,或脾虚。
3.口黏腻
湿浊停滞,痰饮食积。
4.口酸
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
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
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7.口咸
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热点聚焦 | |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口腔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临床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 2017年中西医助理医师特训通关班 |